|
“小切口”帶來“大變化” ————尤溪縣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高質效辦案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今年以來,尤溪縣檢察院在“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中,突出聚焦“醫、食、住、行”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找準辦案切入點,持續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 完善基礎設施 “感謝檢察官這么為我們考慮!現在我坐著輪椅沿著坡道可直達衛生院大廳,終于不用家人背著我上樓了!”不久前,坐著輪椅暢通無阻前往衛生院的蔡大爺,笑著對回訪的尤溪縣檢察院檢察官說。 年過半百的蔡大爺因一起交通事故受傷導致癱瘓,需要長期到鄉鎮衛生院進行康復訓練。此前,由于坡道未建設,如何方便快捷地治療始終是懸在蔡大爺心頭的一個難題。今年7月,該院檢察官對全縣15個鄉鎮開展巡回檢察監督時,發現多地鄉鎮衛生院未設置殘疾人專用通道。不少殘疾人和老年人反映當地衛生院臺階難走、輪椅無法上臺階等情況。 收到反映后,該院立即對公共衛生醫療場所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社會服務等領域開展專項監督,證實了上述情況。于是第一時間協同相關監管部門促成該鄉鎮衛生院為老年人、殘疾人設置無障礙通道,進一步提升該院衛生醫療服務水平。同時,推動尤溪縣醫療服務領域形成“法律監督+行政監管”的行業治理格局,讓“無礙”更有愛。 此外,該院還積極整治醫療機構違規執業、無證行醫等醫療領域頑瘴痼疾,開展聯合調查2次、公益訴訟立案1件,督促相關主管部門定期排查整治轄區無證行醫等違法行為,協同推進尤溪縣醫療服務行業健康發展。 守護舌尖安全 “早晨在市場上看到的豬肉明明很新鮮,怎么到家的工夫就變了顏色?”2023年12月,該院檢察官羅曉紅聽到小區居民張大媽向隔壁鄰居抱怨。經過細致了解,羅曉紅懷疑豬肉變色是“生鮮燈”的問題。 “2023年12月1日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實施,明確禁用‘生鮮燈’。為此,我院聯合相關監管部門走訪摸排轄區多家農貿市場,發現多家商戶確實存在違規使用‘生鮮燈’現象。”羅曉紅告訴記者。 針對此問題,該院聯合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對相關商戶違規問題進行教育、核查,以及依法處理,督促農產品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經該院督促,相關部門開展禁用“生鮮燈”宣傳活動16次,5戶生鮮食用農產品商戶主動拆除“生鮮燈”12個,切實推動商戶誠信經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除了目之所及的食品安全,為確保老百姓用上“放心碗筷”,今年3月,尤溪縣檢察院在全縣部署開展公共餐飲具集中消毒專項監督。 針對發現的部分餐飲服務單位使用的部分集中消毒餐飲具超過保質期、自清洗消毒餐具在消毒后未分區存放等問題,協同相關部門督促餐飲服務單位整改,并推動相關主管部門加強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促進餐飲服務提供者自覺增強食品安全意識,確保餐飲具衛生安全。 整治人居環境 今年4月,尤溪縣檢察院聯合相關主管部門進行調查摸排,發現部分餐飲商家存在直接將未凈化的油煙排放到大氣、排煙口直接面向街道排放等問題,影響城市市容和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對此,該院積極推動主管部門與相關部門聯合印發《“整治城市餐飲油煙污染擾民問題 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工作方案》,并約談涉案9家餐飲服務單位,督促全部整改到位。 今年8月,該院聯同大田、德化、永春、永泰、仙游四市五縣檢察院深化“環戴云山生態保護司法聯盟”機制,會簽《關于深化環戴云山生態保護司法聯盟機制提升區域生態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工作意見》,成立環戴云山生態保護司法聯盟辦公室,通過跨域線索互移、信息共享、辦案協作,共筑人居環境安全司法保護屏障。 今年以來,該院持續擦亮傳統村落整體保護文化品牌,依托與文物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協作機制,針對紅色文化遺存、傳統村落存在的墻體和屋檐損壞、滅火器失壓等問題,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行文物保護職責。并推動投入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0萬元,對破損文物進行搶救性修繕,消除紅色文化滅失風險,以檢察力量助力傳統村落整體保護。 ………… “群眾利益無小事。今年以來,尤溪縣檢察院在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中,堅持找準公益訴訟辦案‘小切口’,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護航民生民利,做實‘檢護民生’大文章。”尤溪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江長擎表示。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賴詩俊 陳玉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