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廳院子里種著許多樹。這些樹雖高低錯落,大小不一,因在春夏里一味的郁郁青青,故而讓人忽略了它們大小高低之迥異,總覺得滿院子里的無非盡是樹。 今年的秋雨一改剛猛急驟的性子,換成了春雨的姿態,淅淅瀝瀝,飄飄灑灑,綿綿柔柔。不成想,它這是綿里藏刀,鋒銳無比,幾個場次后,院子里的一些樹葉如同被溫水燙過似的,葉綠素盡失,葉黃素盡顯。霎時,原本蔥綠的院子,夾雜上了些許金黃,恍若一頭青蔥的秀發上,染上了幾縷金發,頓然增添了幾分嫵媚,不禁令人側目動容。 這些落黃的是銀杏葉。盡管它們也長到兩層樓高,但對于壽命極長的銀杏樹來說,顯然還是幼苗。因為它不僅長壽,還有一副壯碩的肌體,上百年的一棵樹就是一座燈塔,高高聳立,吻云刺天。 在以前,銀杏是因為闊大招來名聲的。家鄉山區,山上的樹木雖很多,但能長到千百年銀杏這般高聳入云、數人合抱高大的卻少,能與其一媲高低的是樟樹了,可是樟樹在山區并不稀奇,村頭村尾,房前屋后,處處都能見到,它們一年四季一身的翠綠,看著看著,好像覺得它們是身邊的一棵棵布景樹,日子長了竟然失去了新奇知覺。不知何因,銀杏樹在山區也難覓,它往往不在山上,卻在市區的哪座寺院內外。也不像杉木、松樹那般成片成林,它們多為一棵、兩棵,因而愈發顯得稀奇。由此,見過大銀杏樹成為小時伙伴們炫耀的資本。一睹銀杏的闊大風采亦為那時的一種向往。因我中學到城里上了,這個向往一并輕易實現,銀杏樹一年四季的模樣便作為故鄉的標識之一,深深地植入我的腦海里。 殊不知,隨著時光流轉,我們身邊闊大的東西多太多了,樓房不再低矮,橋梁不再細短,道路不再狹窄,街邊的行道樹無需從幼苗開始,移栽過來已然越過兩層樓的高度。大家已不為闊和大而感到新奇了,目光轉向了“特”。 已記不清是哪個秋天了,銀杏樹上樹下金黃的樹葉的照片一夜間點爆了網絡媒體。樹上綠油油的樹葉在秋風的催化下,化平淡無奇為稀有金葉,點綴得一樹繁華富麗,十分魔幻。樹下飄落的金黃樹葉,不同于秋天的楓葉,是以火一般的紅來明晃晃地告訴人們,它至此燃燒殆盡,是一場無法挽救的毀滅,命運的開端和結局一目了然,謎題即謎底。 銀杏葉卻仍倔強地顯著那股雍容華貴,意蘊著繁華盡后特有的那種凄美,安靜端莊,盡顯詩意,令人憐惜。特別每當看到地上的金葉隨秋風遠飄的畫面,我的思緒就會跟隨著紛紛揚揚、遐思萬里,感慨它的美麗至此消逝,如花般無法百日金黃,當須及時欣賞,以免錯失。又思索,人如何能如這薄薄的銀杏樹葉,即便在生命行至最窮處,也能煥發出一份安靜祥和的美,悅人心目。 因交通和信息的發達,已知賞銀杏葉的地方越來越多,有的最火打卡點還是在故鄉。受工作生活的各種事由羈絆,幾次的準備最后都成為泡影。 不知何時,園林工作者在廳院子里悄然種下了三棵銀杏樹,起初可能因為它們太小,被高大的榕樹、香樟樹、芒果樹等遮天蔽地的濃重綠意給淹沒了,也可能是我不在意,加上平常青翠無奇也難以區分,故而一直沒有發現它們。然而這并不影響它們的成長,日復一日,逐漸長大,春夏的綠、深秋的黃的面積亦隨著愈來愈大。直到今秋,它們已大得無處隱藏,一棵棵披上金黃葉片的銀杏樹,便成為秋天的一面面旗幟般,佇立在院子的土地上,用美麗的符號遠遠地向人們宣示秋的訊息。只是這一片片嶄新的金黃,于我來說還有更深的一層意義,不僅為我消解繁忙的疲憊,還解去了幾分濃郁的鄉愁。 我是愈發地喜愛這個院子和季節了。 (羅錦生 作者單位:福建省公安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