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盤棋”布局 “全鏈條”解紛 ————石獅法院打造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新模式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11日訊 石獅市民營經濟高度發展,全市共有市場經營主體超17萬戶,產業集群突出、行業類型多元。近年來,針對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不斷增長的新態勢,石獅市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源頭防范、分流化解、末端強化,打造勞動爭議多元化解“速運鏈”,促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前端“掃描入庫” 源頭排查風險隱患 “這筆貨款拿回來,我跟工人總算都能睡個好覺了…………”近日,一起勞資糾紛鬧到了某村委會。位于工業區的某工廠拖欠十余名工人工資,工人們紛紛來到村委會門口“要個說法”。 面對情緒激動的工人,村委會迅速將該矛盾糾紛上報,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派單”至湖濱法庭。接單后,湖濱法庭協同司法所立即介入“跟單”。在了解到該工廠系因合作商家拖欠大筆貨款,導致資金鏈緊張后,法庭與該合作商家取得聯系,釋明法律責任,監督協調排款,工廠最終恢復正常運轉。 該案正是石獅法院積極探索勞動爭議多元化解的生動寫照。 如何讓糾紛止于毫末?該院建立預防、排查、響應一體化機制,做好源頭風險隱患排查,聚力化解矛盾糾紛。 該院深化“工會+法庭”協作機制,建立勞動用工違法線索、重大敏感信息的預警和信息共享機制,聯動推行“一函兩書”,預防化解潛在勞動用工風險。在128個村(社區)設置法官工作室,推行“一法官掛鉤一村(社區)”模式,深入一線訪民情、察苗頭,聯合勞動保障監察大隊開展勞動檢查進園區活動,深入企業“把脈問診”。 石獅市人民法院還成立一個訴非聯動中心及9個法官中心工作站,建成橫向覆蓋12個部門及行業、縱向覆蓋市鎮村三級的勞動爭議糾紛多元化解“響應網”,實現矛盾糾紛處置在小。 中端“分揀配送” 聯動加速解紛進程 矛盾糾紛化解,貴在早發現、快化解、妥處置。針對不同類型的勞動爭議,石獅市人民法院探索糾紛快速化解機制。 該院聯動石獅市總工會、人社局,建立寶蓋鎮職工法律維權一體化基地,提供普法教育、矛盾調處、勞動仲裁、司法裁決、維權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實現園區內糾紛“就近解”;充分吸納商會、老人會、宗親聯誼會等民間組織力量,深化落實“法庭+部門+行業協會”聯動機制,運用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解紛力量,實現屬地性勞動糾紛“主動解”。 在一起勞動爭議案件中,小王在甲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又被甲公司主管安排至乙公司上班,領工資時卻找不到“老板”了。在了解到甲公司、乙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某市老鄉后,為破解混同用工迷局,法庭找到該市商會介入調解。最終,兩家公司共同向小王支付了勞動報酬,糾紛圓滿化解。 隨著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的大幅增長,與之相關的勞動爭議案件數量迅速增加。該院聯合寶蓋鎮新業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靈秀鎮“電商楓橋”調解工作室,組建“專業化”創新解紛隊伍,搭建公共法律服務團隊,協同推進勞動糾紛高效化解,推動電商行業規范發展。 針對人數多、易激化的群體性勞動爭議糾紛,該院開展示范調解、示范庭審、示范判決,樹立標桿、引導共識,實現“以點帶面、整體化解”,以“示范+”模式為案件辦理按下“快進鍵”。 末端“售后服務” 助力員工安心就業 5月22日,石獅市人民法院、石獅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聯合簽訂《關于深化勞動仲裁案件執行聯動的若干規定》,進一步明確雙方在信息共享、財產保全、強化執行、法治宣傳等方面的合作內容,搭建“法院執行+勞動仲裁”解紛平臺,進一步完善勞動爭議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規定》的簽署,是該院實現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從“碎片化”轉向“全鏈條”的重要舉措。 該院搭建“仲裁+法院”解紛平臺,設立企業勞資糾紛聯動專線,創新“履行能力評估+執行通知前置+裁后執前雙督促”機制促履行,避免涉企勞資案件進入執行程序。聯合第三方機構建立“司法+征信”信用評估體系,靈活采取財產“活封活扣”措施,激活企業債務履行能力,積極引導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放水養魚”實現債權受償和企業重生雙贏。 糾紛妥善化解后,該院還積極做好“售后服務”。開展涉訴企業“回頭看”,針對涉訴企業出現的生產經營問題,辨證論治、對癥下藥;開展審判工作“回頭看”,針對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審理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抽絲剝繭“尋病灶”,司法建議“開良方”,推動社會治理“向前走”。 聚焦企業和勞動者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該院依托“一網二微七端”新媒體矩陣,開展典型案例“線上”以案釋法、“線下”勞動講堂普法宣傳活動,引導企業和勞動者知法、守法、用法,助力實現群眾就業安心、企業發展舒心。 (本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顏曉緣 連雨松)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