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13日訊 “我聽不到法官的聲音,但是我感受到你的耐心,謝謝法官…………”近日,上杭縣人民法院才溪法庭受理一起涉聾啞人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后,承辦法官克服語言交流的困難,通過紙上書寫、手機輸入等方式,快速調解,當即履行,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這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去年,藍某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藍某借款3萬元,出具借條并約定借款本金、利息以及借款期限。借款到期后,藍某多次催促還款,藍某某均以沒錢為由怠于履行還款義務。今年8月,藍某無奈之下訴至上杭法院,要求藍某某歸還借款本金及利息。 才溪法庭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發現原告藍某早年因病導致喪失言語表達能力,聽力也大不如前。為了明晰案件事實,更好維護藍某的合法權益,承辦法官實地走訪藍某及藍某某村居鄉鎮,并向其父母親、當地村居干部等詢問了解情況。 “我們兩家平日素有往來,我愿意勸兒子適當讓步。”藍某的父親表示。 “我是想還錢,但是現在經濟形勢不好,我沒能力還啊!能不能再寬限一段時間?”藍某某無奈答道。 結合走訪調查情況,承辦法官認為當事人情緒對立不明顯,存在和解的基礎。為了不傷害兩家的感情,也為了能更好地為藍某“發聲”,承辦法官決定采取調解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才溪法庭調解室里,法官用紙筆“無聲”地與當事人溝通,并耐心向雙方解釋相關利息約定方面的法律條文,明確藍某某尚欠的具體借款本金及利息。同時引導雙方放下心結,珍視兩家鄰里友情。 最終,經承辦法官耐心調解,雙方互相退讓達成一致意見,藍某某分三期歸還剩余借款本金及利息,二人冰釋前嫌。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陳紅連 張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