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書東藏》 劉錚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曾在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休閑雜志《萬象》上讀過不少劉錚的文章,印象深刻。因此,看到報紙上刊出劉錚新著《西書東藏:中國文化名家的外文藏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的書訊,趕忙網購了一冊。到手后打開一瞧,居然是作者簽名本,不亦快哉。 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書中記述了顏惠慶、汪榮寶、周作人、周越然、王云五、梅貽琦、唐鉞、毛子水、張申府、梁漱溟、洪業、吳宓、姚從吾、章伯鈞、徐志摩、浦薛鳳、向達、李安宅、張若名、于賡虞、張世祿、李一氓、錢歌川、梁宗岱、楊剛、葉靈鳳、施蟄存、沈寶基、邵循正、蕭乾、錢鍾書、趙蘿蕤、周一良、喬冠華、王鍾翰、夏濟安、夏志清等37位著名學者、作家、文化人曾經讀過收藏過的西文書。本書所指西文,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古希臘文等。特別難得的是,這些有名家題識、簽名或印鑒的西文書,后來都成為劉錚的個人收藏。寫這本書的時候,它們就擺放在他的書桌上。劉錚因此很自信地說:“像這樣的一本書,以前中國還未有過。” 劉錚收藏的文化名家外文藏書遠不止書中寫到的這些。他選取人物的標準,除了受到他的收藏本身豐儉寬狹的制約外,主要出于這樣一種考慮:他重點想寫在1912至1949年這一時段中有過重要經歷的一批知識分子。 書中第一個人物顏惠慶是少年得志的外交家,愛讀外文書,并留下了長達34個年頭的英文日記,因此后人對他的讀書生涯有不少直觀的了解。據劉錚粗略地估計,《顏惠慶日記》中記錄的閱讀書目大概有1000多種,其中中文書只有十分之一左右,而有約一半的英文書都是文學書。有趣的是,這些文學書里又有百分之七八十是流行小說。由此可以斷言,外交家顏惠慶愛讀文學書,尤其愛讀流行小說。劉錚2019年購得的顏惠慶英文舊藏,正是威爾斯的流行小說,中文譯作《未來世界》,是1936年美國麥克米倫公司印的,書前空白頁的右上角鈐了一方尺寸很大的白文印,印文為“顏退省堂”。這是顏惠慶家族的藏書印。 書中最后一個人物夏志清,2013年12月29日去世。他的學術名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享譽海內外,早已成為文學批評經典,果真是“書比人長壽”。2018年12月,劉錚在舊書網上買到一冊夏志清青年時代的藏書,此書為德文版的《如果種子不死》,紀德著,出版于1930年。書前空白頁有英文題識,譯成中文為“夏志清引以為傲的收藏之一。1945年11月27日”。神奇的是,在書名頁,另有中文題字:“夏志清藏 一九四五·海涅門。”并鈐朱文篆印“夏志清”。夏志清的英文簽名和中文簽名出現在同一本外文書上,殊為難得。羨慕劉錚淘書的好運氣。 在一般讀者的印象中,錢鍾書藏書極少,他是從圖書館借書看的,讀完就還。劉錚淘書的好運氣又出現了:2010年,他居然買到錢鍾書舊藏的一本英文書。這是1946年紐約初版的一部短篇犯罪小說選集,名叫《殺人不掉淚:犯罪小說選》。入選的作家中,許多現在已寂寂無聞,但也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這樣的名家。書的扉頁上有兩方印,白文的是“錢鍾書印”,朱文的是“默存”;書前空白頁上還用藍色鋼筆寫著“錢鍾書藏書上海”的字樣。 博爾赫斯說過:“一本書不過是萬物中的一物,是存在于這個與之毫不相干的世上的所有書籍中平平常常的一冊,直至找到了它的讀者,找到那個能領悟其象征意義的人。于是便產生了那種稱為美的奇特的激情,這是心理學和修辭學都無法破譯的那種美麗的神秘。”劉錚從收藏的角度進一步指出,在他看來,未來恐怕只有在書上留有閱讀者痕跡的書才值得收藏,因為“人留下的痕跡,才是使一本書變得有個性、變得獨一無二、變得富于意味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他舉例說,周一良讀《語言及諸語言》,畫線、批注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全書總頁數為436頁,其中354頁有周一良的畫線、批注。面對這樣的實物,讀者很難無動于衷。 (何況)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