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法治之力守護蒼翠林海 ————連城縣人民法院攜手邱家山國有林場筑牢生態屏障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15日訊 連城是典型山區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1.49%。如何更好地以法治之力守護蒼翠林海?近年來,連城縣人民法院立足連城實際,與邱家山國有林場通過黨建共建、生態共護、矛盾共解,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法治建設深度融合,推動連城綠色發展。 “黨建紅”引領“生態綠” “揮鍬鏟草、灑水澆灌…………”今年3月12日,在邱家山國有林場內,連城縣人民法院黨員干部在林場工程師悉心指導下,清理古樹周邊雜草,在護林員協助下為古樹名木施肥補肥。隨著院場共建的深入推進,這些添綠管綠的場景已成為常態,也是“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的生動體現。 “我們連城法院6個黨支部在邱家山國有林場認管了30棵古樹名木,平時主要負責樹木周邊雜草的清理,黨員干部還參與植樹造林30多畝。”連城法院機關黨委副書記鄧成煥介紹。 與邱家山國有林場共建以來,該院通過認管古樹名木、組織植樹造林、舉辦綠色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對生態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主動擔當作為。 “破壞者”變身“修復者” 步入邱家山國有林場,抬眼望去,閩楠、紅錐、柳杉、禿杉等珍貴樹種與木荷、杉木、馬尾松等傳統樹種錯落有致,滿目青翠。 “今年以來,我們在邱家山國有林場不僅建立了異地補植復綠基地,還建立了環冠豸山固碳基地邱家山國有林場展示區,為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當事人提供補植復綠的場所,讓涉生態刑事犯罪案件當事人在接受懲罰的同時,主動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連城法院生態庭法官介紹道。 今年8月,連城縣姑田鎮的李某未經同意,私自在林場大洋地管護站后洋大朱地山場伐倒林木。經有關部門處理,李某不但要恢復被破壞的林地,還要在法院與林場共建的生態異地修復基地補植杉木。 為了讓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切實有效的修復,近年來,連城法院通過建立生態異地修復基地,有效解決了破壞森林資源的刑事犯罪案件無法或不便原地開展生態修復的問題,為被告人開展替代性“補植復綠”,實現等量恢復受損森林碳匯。今年以來,該院共督促被告人通過賠償碳匯方式,繳納碳匯補償金13萬余元,全面履行生態環境修復責任。 “及時雨”潤澤“新楓景” 今年7月14日,伐木工人傅某在邱家山林場不慎受傷,林場迅速救援并墊付醫藥費。然而,傅某出院后要求額外賠償,與承攬方連城縣貴財林業有限公司產生糾紛。林場急中生智,請來法官調解。法官通過案例引導傅某認識到承攬方已盡職責,并告知其可通過工傷認定獲賠。在法官的耐心勸解下,傅某終于理解了承攬方的立場,雙方達成和解。法官的介入如同及時雨,化解了這場糾紛。 近年來,連城法院攜手邱家山林場,按照“力量前置、陣地前推、關口前移”的解紛思路,充分發揮村居法官工作室“前沿哨”、巡回法庭“便民點”、人民法庭“橋頭堡”作用,在前端化解過濾各類矛盾糾紛,實現“無訟林區”。 在法治的加持下,林場轄區未發生安全責任事故,不存在涉毒犯罪和開采稀土等違法行為,相關界權、林權糾紛得到妥善解決,合理采伐利用大洋地、上堡、中堡、新羅等山場的林木資源,場村實現合作共贏,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江海濱)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