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15日訊 網約車司機接到一個訂單,但“乘客”卻是一個紙箱?還被民警攔截了!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日前,莆田網約車司機李師傅接到了一個跨城訂單。到達指定地點后,一名男子將一個紙箱塞給了李師傅,說要緊急送往外地。 “為什么只送貨?不送人?”李師傅還沒想明白,就在男子的催促下出發了。車行駛到莆田高速路口時,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民警攔下了車。民警打開紙箱,李師傅看到里面竟然裝著10萬元現金,頓時驚呆了。 經查,這10萬元現金是王先生托李師傅送往的。 “等現金成功送達后,我就可以拿到做任務的返現了。”民警找到王先生,王先生向民警解釋道。 原來,王先生近期在學習網課時,接到自稱是網課“客服”的電話。“客服”告訴他,完成任務可退還網課學費。 王先生以為是網課福利,便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在“客服”的引導下,下載了某APP進行購買“基金”業務。 前期完成任務均有小額回報,王先生便對該APP放松警惕。同時加大“投資”,希望大賺一筆。 在最近一次任務結束時,王先生想把本金和“返利”提現。但系統提示,因操作失誤無法提現。“客服”告訴他,需將現金直接送達某地,才能解鎖提現。 嘗到甜頭的王先生對“客服”的話深信不疑,他立即從銀行取款10萬元,按“客服”要求,通過網約車將錢送至某地。 幸好中途被民警攔截下來,未造成財產損失。在民警細心講解后,王先生終于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目前,10萬元現金已返還王先生。 警方提醒:詐騙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在“線上詐騙+線下取錢+網約車投送”的新型詐騙中,詐騙分子往往以賬戶凍結、操作失誤需解凍等理由,誘導受害者去銀行提取現金,要求受害者通過網約車將現金送到指定地點,聲稱完成這一步驟才能解凍賬戶、提現或獲得返利。 此類詐騙方式有以下特點:下單者只運送包裹,不乘車;常用紙箱、文件袋封裝,標有“重要文件、貴重物品”等標簽;包裹上車后,下單者會拍攝車輛和司機照片,并索要身份信息;運送地點多為省內外市或周邊省份,路程一般不超過200公里;接收人員常戴帽子、口罩等,以隱藏身份。 (陳靜 陳琦)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