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居之所 樂業福地 ————寧化縣安樂鎮多措并舉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21日訊 近年來,寧化縣安樂鎮通過緊緊圍繞“安、居、樂、業”四大社會治理主題,推動綜治中心與“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深度融合,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助力“平安安樂”建設走深走實。 糾紛件件解 “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想到一個‘二維碼’真的可以幫忙解決問題,而且方便又快捷。”不久前,已成為黃村莊“解紛碼”代言人的村民羅大哥感慨道。 原來,2013年,俞某向羅大哥借款10萬元,截至今年6月底已歸還8萬元本金及利息,剩余借款及利息經羅大哥多次催討無果。7月初,羅大哥從入戶宣傳的網格員處了解到“解紛碼”的功能和作用,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掃描二維碼,申請化解矛盾糾紛。 安樂鎮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接到申請后,充分了解事情原委并分析研判,分別向雙方當事人理清糾紛關鍵爭議。經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握手言和。 今年以來,安樂鎮積極呼應群眾需求,做到環境有人治、矛盾有人調、事情有人管、責任有人擔,通過規范化建設綜治中心,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全面推廣“解紛碼”,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解決矛盾糾紛。截至目前,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83起。 普法句句傳 今年9月,安樂鎮綜治中心聯合安樂司法所在主題公園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中,志愿者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重點宣傳《民法典》和防范電信詐騙的相關內容,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300多份,解答咨詢50多人次。 作為鎮中“頂流”的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和文化長廊,自2022年4月建立以來,其影響力在轄區群眾中日漸擴大。公園內,一位正在鍛煉身體的阿姨感慨道:“現在公園里增加了法治文化主題,在休閑放松的同時還能學習法律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平時我們不太會主動去了解這些知識,但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輕松學到,真好!” 深入實施“八五”普法,建成法治宣傳陣地,讓村民在休閑娛樂中接受法治宣傳教育,是安樂鎮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溫度的一個生動體現。 不僅如此,安樂鎮還通過開展“一鎮一孝廉”創建活動,打造以“竹廉文化樹正氣”為主題的孝廉文化長廊,在夏坊村大禮堂上墻以“姓氏家規家訓”為主題的孝廉文化展板,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尚。2023年,10個村(社區)成功創建市級“六無”村(社區)。 就業人人享 “我現在就在村里上班,工資足夠一家人日常所用,也能照顧到家里了。多虧村里產業多,讓我能在家門口就業,生活更有盼頭了。”走進多肉大棚,一株株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多肉植物連成片、排成行,被分門別類地擺放在大棚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忙景象。 據謝坊村村民邱大姐介紹,她原在外務工,如今回鄉在多肉大棚里做打包工作,每月都有固定工資收入。談起對未來生活的向往,邱大姐笑著說:“我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像邱大姐這樣在“家門口”就實現穩定就業的村民,在安樂鎮還有很多。 為打造轄區宜業生態、群眾富裕富足的“平安安樂”建設,近年來,安樂鎮依托省級龍頭企業福建旺鑫林業有限公司、全縣首家鮮筍加工企業安益食品有限公司等當地筍竹企業,帶動3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提升群眾獲得感。 同時,通過主動對接、上門服務等方式,安樂鎮引導青年返鄉創業,成功培育本土網紅電商。安樂跨村聯建多肉農旅融合產業項目,實現業態、地域融合發展,被授予“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四星級現場教學基地”稱號。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張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