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心為民筑平安 有福之州更幸福 ————福州市部署開展平安建設七大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21日訊 11月的福州秋意漸濃,也迎來了絕佳的賞花季節。從古樸典雅的西湖公園到充滿自然氣息的森林公園,從寧靜優美的金雞山公園到熱鬧非凡的花海公園,眾多的游客和市民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流連。 一幅幅美麗圖景的背后,是福州市委政法委部署開展平安建設七大專項行動鋪就的平安底色。 國以安為興,民以安為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5月,福州市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審議通過《2024年平安福州建設工作要點》《2024年平安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有關文件,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民生案件依法快辦、“平安校園”建設、“平安小區”建設、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等平安建設七大專項行動。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專項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果,平安福州的底色更亮,人民幸福的成色更足了。 織好社會治安“防控網” 今年9月18日晚,福州市民肖先生特地來到福州市公安局東街派出所,為民警送上一面錦旗。錦旗上“為民辦實事 人民好警察”10個大字的背后,是一起民生“小案”的快偵快破。 原來,3天前,肖先生將自己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在鼓樓區津泰路上,第二天發現車不見了蹤影。接到報警后,東街派出所迅速介入調查,在“e體+”智慧賦能體系的支撐下,成功抓獲盜車男子王某,并追回被盜電動車。從接報案到破案,民警僅用了12小時。 這起案件,也是福州市在推進平安建設專項行動中,融合開展影響群眾安全感和執法工作滿意度問題專項整治,依法快偵快破盜搶騙等民生案件,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的一道縮影。 為有力打擊盜搶騙犯罪,福州公安機關創新打造“穿透閉環賦能、精準高效打擊、協同聯動治理”的盜竊類案快偵快破工作模式,建立快共享、快采集、快研判、快抓捕,以及現場必勘、視頻必調、要素必錄、贓物必追的“四快四必”的快速反應工作機制。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福州公安機關共摧毀盜銷團伙47個,3天內快速辦結涉盜行政案件數比升39.5%,日均盜竊警情較去年下降23.5%。 此外,為筑牢安全穩定堅固屏障,提升治安防控敏銳度,福州市還升級打造了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實戰中心2.0版本,并結合“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打造市、縣、鄉、村、單位(小區)五級治安巡防體系,“e體+”突擊車快反小組與交警鐵騎交互融合,社會面其他巡防及專業救援力量共同參與的“5+2+N”巡防體系。 “我們建成了1323個榕城平安守護崗(點),整合保安員2.5萬余人,針對城鄉接合部、人流密集場所等重點部位和夜間重點時段,動態調整巡防力量,有力帶動全市盜竊類案件大幅下降。”福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此基礎上,根據夜間治安形勢特點,福州公安機關科學部署調度警力,采取“車巡為主、步巡為輔”的流動巡查方式,強化屯警街面和動中備勤,以“見警察、見警燈、見警車”的常態巡邏,有效拉高見警率,讓群眾夜間出行更加安全、安心。 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之下,今年以來,福州市全市社會治安形勢呈現出了“五降三升三全”的良好態勢。 打好校園安全“組合拳”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家庭幸福,影響社會穩定和國家發展。“平安校園建設事關廣大學生健康成長和百萬家庭幸福,是一項社會性、系統性的工程,需要整體性、協同性推進,形成強大的社會合力。”福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此次平安建設七大專項行動中,“平安校園”建設得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在相關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福州市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方針,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堅持源頭治理,消除安全隱患。 今年暑假期間,長樂公安機關聯合教育部門組織開展學校保安員“大練兵”活動,同時建立學校保安員定期考核篩查機制,及時調崗處理不合格人員,以打造一支合格的學校保安員隊伍。 其背后,是長樂區檢察院針對辦案過程中發現的學校保安管理問題隱患,探索構建“學校保安員資質監督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并向公安機關發出檢察建議的推動作用。 福州市高度重視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建設,教育局、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充分發揮派出機關和法治副校長工作優勢,全面加強學校安全區域管理,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成效。 在制度機制的保障下,各類有針對性的普法宣傳、安全教育紛紛走進校園,助力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家、校、社共建共育的實踐探索也在穩步推開。立足法治副校長工作職責,福州市檢察機關指導學校探索建立不良行為學生幫扶檔案,協調學校、家長、社區簽訂幫教協議,共同做好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在全國首創的“督促監護令”機制仍發揮著“監督家庭監護責任歸位”的作用,助力未成年學生回歸校園。 福州市委政法委還組織公安局、市場監管局、衛健委、教育局、民政局等多家單位,開展未成年人文身專項整治工作,先后對全市經營范圍包含“文身”服務內容的670家營業主體進行拉網式排查、整頓,督促基層派出所與相關商戶簽訂《文身業治安管理告知書》,開展校園文身危害教育課程2600余節。 此外,為了強化中小學校園欺凌與學生暴力問題整治,教育局、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聯合,在全市中小學校(含中職)開展設置學生欺凌舉報箱和線索處置專項工作,采取“線上+線下”雙渠道收集學生欺凌線索的方式,及時介入保護、調解和追究法律責任。 福州市還積極推動“護學崗”工作,以聯動護學模式構建起“家長+公安+學校”三位一體護學體系,在上學、放學高峰時段在校園周邊常態化開展執勤巡邏,及時發現隱患、堵塞漏洞,共同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打好糾紛化解“主動仗” “沒想到AI平臺調解糾紛這么方便!”近日,閩清縣綜治中心“梅邑解紛”AI平臺調解了林某、吳某夫妻與某銀行的金融貸款糾紛。平臺創新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快速分析矛盾糾紛案件信息,挖掘案件背后的規律和趨勢,實現高效解紛。 近年來,隨著國家與社會的發展與變革,矛盾糾紛形勢日趨復雜。而矛盾糾紛的化解,又事關群眾的安全感和社會的和諧。為此,福州市委政法委將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工作納入平安建設專項行動范疇,建立“四步十調”矛盾糾紛工作法,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排查預警、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全力維護省會城市的安定穩定。 福州法院通過執法辦案等信息化平臺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風險排查,并緊抓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契機,積極協調將訴非聯動中心、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等資源融入綜治中心,密切網格解紛力量與人民法庭專業力量的銜接配合。 今年5月,原告某供應店與被告某餐廳、經營者謝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在鼓樓區社會治理中心開庭。 巡回法庭現場,承辦法官在充分聽取雙方意見后,深入研究分析案情。在詢問雙方調解意愿后,承辦法官遂聯合調解員,通過區社會治理中心“調解服務區”平臺進行面對面調解。最終,原、被告經過多輪協商達成還款協議,該案得以圓滿解決。 在解鎖矛盾化解“新密碼”的實踐道路上,福州市涌現出了一批有特色的調解品牌———— 福州市公安局發動社會力量、匯聚多方資源、完善組織架構,做大做強全市“e體+”多維調處中心,進一步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 倉山區檢察院通過構建“聯防機制遏增量、聯動機制減存量、聯助機制防變量”的“三聯”工作機制,實現信息共享、協同配合、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常態化信訪矛盾化解; 羅源縣上線便利、高效的“金鄉里”一碼解紛調解平臺,有效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渠道,保障群眾利益,構建起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 連江縣探索實踐新時代“海上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精心打造別具一格的“漁快調”148公共法律服務品牌,助力實現“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 ………… 一張張應民呼、紓民困、解民憂的“金名片”被擦亮,照亮了榕城和諧安定的“平安路”。 (本報記者 林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