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車交通事故“零發生”的秘訣 ————福安市扎實推進重中型貨車綜合整治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26日訊 “以前運貨到福安,最頭疼的就是車子的進出場調度和停車問題。沒想到一段時間沒來,貨車的通行效率高了,泊車問題也解決了!”11月18日,在福安市灣塢鎮深安村疏港路,看著進出有序的車隊,從山東運貨而來的駕駛員成某出乎意料地說道。 變化,源自一場綜合整治行動。 近年來,福安市堅持以重中型貨車綜合整治為突破口,以點帶面探索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新路徑,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實現今年1月至10月轄區貨車交通事故“零發生”、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善治:開出攻堅“良方” 灣塢半島地處福安市南端,是環三都澳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8年青拓集團落戶灣塢以來,這里已逐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及深加工基地。 “千億產業集群的崛起,帶來的是重中型貨車流量的與日俱增。數據顯示,灣塢平均每天有1300多輛重中型貨車往返,約占全市貨車通行量的70%,給交通秩序維護及安全防范帶來巨大挑戰。”福安市道安辦主任鄭木平介紹。 如何以優質交管賦能高質量發展?福安市堅持“軟件硬件齊步走”,先后投資1.2億元實施沈海高速灣塢收費站站前廣場改造、灣塢大道道路工程提升改造等,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載能力,并科學施劃停車泊位,加快港區北路停車場示范點建設,減少貨車因道路條件限制而引發的交通問題。依托“千名干部進千企”活動,福安市組建白馬港組團工業服務隊,督促干部下沉企業一線,在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問題的同時,兼顧督促企業做好貨車管理工作。 貨車進出場“派單”模式就是福安聚焦一線訴求而開出的攻堅“良方”。“針對企業反映的貨車進出場管理難題,‘派單’模式將車輛信息填報、預約登記、排隊叫號等程序前置,科學安排了車輛出入場站的時間,解決了車輛進出企業效率低下和擁堵的問題。執法部門依據前端采集信息研判分析貨車行駛規律,又為科學配置執法力量提供了遵循。”福安市道安辦工作人員李川華說。 智治:暢通城市“動脈” 11月15日,在福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灣塢中隊民警李孝堯的指尖操控下,一架警用無人機按照既定航線對青拓大道展開空中巡查。隨著鏡頭轉換,數輛貨車的違停畫面被實時傳回,李孝堯隨即降低無人機飛行高度,對違停車輛進行圖像取證,并推送短信至車主。不到10分鐘,接到提示的違停駕駛員陸續返回現場,自覺將車輛駛離。 “過去整治違停‘頑疾’,全靠民警東奔西跑,不僅執法效率低,駕駛人員也時常心存僥幸。如今通過空中無人機與地面執勤人員的聯勤聯動,既能高效、科學、精準地打擊交通違法行為,又有效解決了警力不足問題。”談起智慧交管布局帶來的改變,李孝堯十分感觸。 近年來,福安市始終堅持以數智化構建交通治理新生態,推進重中型貨車交通安全風險精細治理。早在2022年,該市就實施交通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在重要路段和節點設置車輛路面動態檢測技術設備等,并整合各部門道路視頻資源,健全監管網絡。 “通過建強指揮中樞,我們實現了對大中型貨車的全方位監管。一旦車輛進入所屬區域,即可實時拍攝貨車行駛狀態,快速定位超載貨車,及時攔截處理,提高了執法的準確性和效率。”鄭木平表示。 與此同時,該市積極建優預警平臺,組織道安、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規范貨車裝載行為,并依托無人機空中巡查、交警地面現場排查等,形成“空地一體化”巡查模式,為交通“智理”提供更多可能。通過科技賦能,今年以來,福安市已立案查處貨運車輛超限運輸違法案件131件、卸載貨物1700多噸。 共治:推動源頭治理 為重中型貨車安裝智能防疲勞系統1088輛,加裝右轉盲區安全提示輔助設備938輛;深入重點運輸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檢查500多次,排查非專項作業車120多次;累計查處重中型貨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近1.2萬起…………這是重中型貨車交通安全風險精細治理提升行動開展以來,福安曬出的“成績單”。 道路交通安全精細化治理是一項艱巨、復雜、系統的綜合性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福安市堅持“共治”理念,同向發力打好道安整治攻堅戰。 行動期間,福安市交警大隊深入重點企業開展全面大檢查,逐一排查轄區重點車輛、駕駛人、日常管理情況,并將隱患清單以通報形式發放相關企業,督促企業及時整改并反饋;福安市渣土辦聯合多家單位深入渣土企業,通過調閱臺賬、實地檢查、詢問駕駛員及企業主等方式,逐一檢查各渣土企業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車輛臺賬、駕駛員安全學習等情況,并對各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要求限期整改;寧德高速交警支隊三大隊組織警力到寧德汽運集團貨運站、GPS工作站等,督促貨車企業加強重中型貨車駕駛人的日常管理教育;應急管理局針對危險化學品貨源企業開展全覆蓋檢查,嚴格監督危險化學品企業。 此外,各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媒體平臺,多角度、全方位宣傳貨車嚴重超載、疲勞駕駛、非法改裝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危害性,教育和引導駕駛員自覺摒棄交通陋習。 (本報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李文福)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