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大學生男扮女裝進女生澡堂;外來男子進男寢偷拍男大學生洗澡…………近期,兩起大學生偷拍事件引發關注。在集體生活中,大學生的隱私權如何保障?對此,記者邀請北京中簡(廈門)律師事務所李越峰律師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案例一 11月15日晚,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安徽一高校一名男大學生扮女裝進女生澡堂偷拍,被同班同學認出。 據現場視頻,一名男子戴著假發、粉色發夾,化著妝,被一名女同學指著說:“他是我的同班同學,我只以為他平時喜歡男扮女裝,沒想到現在膽子這么大了?!?/p> 當晚男子被學校保衛處帶走。11月16日,根據校方信息,公安部門已經介入。 案例二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一名男子在湖南長沙師范學院男寢偷拍男大學生洗澡被發現,隨后被警方帶走。 11月14日,據該校工作人員證實,該男子系外來人員,事發后學校保衛處第一時間報警,該男子已被警方帶走調查。據了解,該校出入管理有設門禁,校友可以憑借校友卡進校參觀,外來人員需在保安處說明入校原因,登記報備后入校。 問題①:偷拍洗浴,侵犯他人什么權利? 律師解答 李越峰律師: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肖像作品權利人不得以發表、復制、發行、出租、展覽等方式使用或者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第一千零二十四條規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以及該法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偷拍洗浴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的隱私權、肖像權和名譽權,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 問題②:偷拍者會受到哪些懲罰? 律師解答 李越峰律師: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在法律層面,偷拍者可能面臨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行政責任可能包括拘留和罰款;刑事責任則可能涉及侮辱罪、傳播淫穢物品罪等。 在學校層面,偷拍者是學生,可能會受到記過、留校察看甚至開除學籍的處罰,具體取決于學校的規定和事件的嚴重性。 問題③:男生進入女生澡堂、外來人員進入男生宿舍,校方是否有管理漏洞? 律師解答 李越峰律師:校方在管理上可能存在漏洞。根據報道,學校出入管理設有門禁,外來人員需要在保安處登記報備后入校。 如果校方未能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導致外來人員輕易進入校園進行偷拍,甚至男生進入女生澡堂,那么校方在管理上存在嚴重疏忽。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確保學生宿舍和澡堂的安全、秩序和衛生。對于管理上的漏洞,學校應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加強安全防范。 問題④:懷疑他人偷拍,是否有權查看他人手機? 律師解答 李越峰律師:懷疑他人偷拍時,個人是沒有權利直接查看或奪取他人手機的。即使個人認為自己的隱私權或肖像權被侵犯,也不能要求對方交出手機或強行奪走手機刪除照片。手機本身也是私人物品,手機內的照片同樣受到隱私權的保護。如果確實懷疑有人偷拍,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問題⑤:將偷拍的視頻發送給他人,或是上傳網絡,是否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 律師解答 李越峰律師:如果偷拍者將視頻發送給他人或上傳網絡,這些視頻內容涉及淫穢物品,即主要描繪性行為、宣揚色情屬性的私密視頻。根據《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傳播淫穢的書刊、影片、音像、圖片或者其他淫穢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此外,如果偷拍的視頻包含他人的個人信息,如面部信息等,并且被公然傳播,還可能構成侮辱罪。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問題⑥:住大學生宿舍屬于集體生活,個人權利是否需要部分讓渡? 律師解答 李越峰律師:在集體生活中,個人權利確實需要部分讓渡以維護集體生活的秩序。例如,宿舍內可能需要遵守一定的安靜時間規定,以保證其他室友的休息權利;或者在宿舍內禁止吸煙,以保護不吸煙者的健康權利。此外,宿舍管理人員在檢查宿舍時,必須滿足大學生的合理隱私期待,必須通過規章制度將例行檢查的時間、次數、內容公之于眾。學??赡軙ㄆ谶M行安全檢查,學生需要配合,不得藏有違禁物品,如違章電器等,這限制了個人對物品的完全支配權等。 普法后記 偷拍事件的發生顯然暴露了學校在管理層面的失責,引發了社會對學校安全制度的深思。如何建立更為健全的校園安全體系,是當前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此類事件,除了強有力的安保措施,學校也需要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與危機應對教育,提高他們對類似事件的警覺性和應對能力,共同構筑一個更加安全的學習環境。 (本報記者 余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