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變“數治” 治理向“智理” ————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數助治理工作側記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28日訊 近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按照“突出服務重點、量化表征所能、輔助決策所需”的思路,形成的《2024年1至8月福州司法“數助治理”白皮書》,積極融入數字福州發展進程,加快推進數字賦能決策工作機制,得到福州市相關領導的點贊。 數據通“環島” “數助治理”的基礎在“數”。司法數據是基層社會治理在司法領域最直觀的體現,背后藏著與之密切相關的“治理密碼”。 福州中院持續挖掘司法大數據潛力,橫縱對比,把準總體運行趨勢。這份從“法治政府、營商環境、誠信社會、平安社會、生活和諧、生態文明”六大方面、31項具體司法工作狀況,進行指數分析研究的《白皮書》,呈現了福州法院將信息模塊連成數據環島的不斷探索。 據福州中院審管辦負責人介紹,橫向比對是將福州全市司法數據與全國同等收案量地區和所屬省級行政區作對比,全方位評估福州經濟社會運行情況。縱向比對是將31項評估指標與上一年度指數作對比,從而了解社會矛盾的發展趨勢、政策實施的效果。 依托審判管理平臺、破產案件工作平臺等十多個數據平臺,司法數據被最大限度整合關聯,挖掘和整合能力不斷提升,為福州中院聯合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開展司法大數據“數字體檢”搭建了暢通的數據環島。 司法“數字體檢”這一創新“打分”方式,選取了與市域社會治理相關的特定類型案件,對案件數量及變化趨勢進行加權計算,同時綜合福州各區縣經濟總量、人口等指標,最終得出結果。 《白皮書》顯示,在這次司法“數字體檢”中,司法指數分布為法治政府方面4項,營商環境方面5項,誠信社會方面6項,平安社會方面 9 項,生活和諧方面 5 項,生態文明方面 2項。31項評估指標,福州地區有22項指數(占比70.96%)在全國同等收案量地區和所屬省級行政區均處于優異或合理區間。 數據會“說話” 給問題“畫像”,重點解決基層治理的共性問題和隱性風險,協助社會治理精準發力,展現著福州中院從“用數據說話”到“讓數據說話”的主動作為。 “兩高兩部”《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自2023年12月28日施行后,在源頭預防和綜合治理方面效果如何?福州中院緊盯數助治理的應有之義,著力研判社會治理重點領域的訴訟運行態勢。 《白皮書》指出,福州當地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統一,實現醉駕案件平穩落地,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用“福州道路交通安全指數值為4.47,在全國和省內的前沿水平值分別為0.77和0.63,處于優異區間”,與之相印證。 海量數據變化,智慧司法“劃重點”。福州中院切實挖掘發揮司法數據優勢,通過深入各領域收案量變化監測,進一步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圍繞重點領域進行案由分析,詳細闡述當前引發糾紛的高發領域與社會矛盾的焦點,不斷放大司法數據在社會治理中的實用價值。 比如,《白皮書》列出“建設工程監理合同糾紛、財產保險合同糾紛、租賃合同糾紛為2024年1-8月,民事一審新收案件中,收案量較大、增幅明顯的3類案由”。 通過司法大數據分析,《白皮書》還指明,租賃合同糾紛中房屋租賃是引發糾紛的高發領域,福州市城區周邊城鄉接合部的多個居民小區涉及群租房,而群租房因居住人員較多且管理不規范,容易滋生治安問題,可能對相鄰業主的生活產生妨礙和侵害,由此引發大量糾紛。 揭示潛在社會風險,檢驗社會治理效果,會說話的司法數據,為政府治理決策提供了最真實、最全面的社會矛盾和糾紛藍本。 治理更“有數” 多維評估,串“珠”成線,變數字為建議,形成施策循數的工作“閉環”,福州中院致力于讓治理更“有數”。 在“深度問診”的過程中,福州中院集合審判管理、刑事審判、行政審判等多個業務部門力量,思考類案成因,深入分析挖掘數據背后隱含的規律性特征,以期更加科學、直觀地識別和把握經濟社會運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與挑戰。 例如,《白皮書》指明,非法集資犯罪風險防控指數異常,犯罪人員通常以民間互助會、商業或項目投資、理財產品投資、互聯網虛擬商品投資、房產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犯罪手段較為多樣,且案件涉案金額巨大,嚴重侵犯人民財產安全,需重點關注。 針對《白皮書》提出的問題,福州中院通過對相關案件類型、數量、地域分布、發展趨勢等多維度分析,提出著力整治重點領域涉眾型金融風險,特別是對于非金融機構注冊名稱中含有“資產管理”“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財富管理”“網絡借貸”“P2P”“互聯網保險”“股權眾籌”等字樣的,應當列入重點監管范疇的“靶向治療藥方”。 激活司法數據動能,合力建言政府決策,不止于此。 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白皮書》還提出了加強對未成年犯罪的綜合治理,多方聯動筑牢未成年保護網,加強行政征收隊伍建設,推動行政爭議源頭化解等實質化建議。 與此同時,福州中院還通過今年一號司法建議的跟蹤、反饋、落地,催生出為二手房質量提供兜底保障的惠民保險產品,為治理更“有數”, 進行了“打樣”示范。 (本報特約記者 邱何娟 本報記者 蘭國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