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田市涵江區人民法院引入“生態技術調查官”模式———— 300平方米補植紅樹林成活了!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29日訊 莆田木蘭溪口濕地紅樹林保護區內,300平方米新種植的紅樹林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迎著微風輕輕搖曳…………日前,莆田市涵江區人民法院與區檢察院、區自然資源局及“生態技術調查官”一同到該保護區,對此前一起生態環境資源案件修復情況進行驗收。在執行環節,涵江法院率先引入“生態技術調查官”,通過構建“借外腦+強內力”的內外聯動模式,助力藍碳替代性修復生態,實現生態修復“雙專業”保障。 今年9月,涵江法院審結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該案因被告人張某某違反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在涵江區江口鎮新墩村興化灣附近海域使用禁用漁具進行非法捕撈水產品,造成水生生物資源經濟損失1121元,情節嚴重,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因該案無法對海域進行原地修復,涵江法院委托區自然資源局聯系第三方公司,引導張某某在位于三江口鎮的莆田木蘭溪口濕地紅樹林保護區種植紅樹植物,履行生態環境修復義務,并完成補植紅樹植物300平方米。 因紅樹幼苗是特殊的海綿組織結構根系,一旦受傷就不易產生愈傷組織,加上海水鹽度高、海上風浪沖刷、病蟲害等,導致紅樹植物在人工定植修復中的成活率普遍較低。如何才能確保該案補植紅樹植物的修復效果呢? 涵江法院生態環境審判庭法官提前聯系該院執行局,協商溝通該案的審、執銜接環節。為更好地掌握紅樹植物種植相關技術事實,執行局在該項目移送執行前便提前介入,執行法官與生態庭法官、“生態技術調查官”多次到莆田木蘭溪口濕地紅樹林保護區開展勘查、取樣等工作,認真聽取“生態技術調查官”對紅樹林種植的可行性、修復方案展開分析論證,并現場查看紅樹植物的補植情況。 該案紅樹植物種植驗收項目移送執行立案后,擺在執行干警面前最頭疼的便是如何解決如此專業性的驗收問題。因生態資源環境案件的特殊性,生態司法技術要求高、生態修復難度大、修復執行監督缺失等系列問題是生態環境修復執行的難點。 于是,執行法官向經辦法官“取經”,決定在執行程序運用“生態技術調查官”制度,為涉生態案件執行提供外部智慧,實現了涉生態司法領域的技術賦能,實現“法律+技術”的“雙專業”保障。 “我們種植的紅樹林苗選用的是秋茄品種,系Ⅰ級苗,按照種植密度0.3m×0.5m,成林后平均密度0.6m×1m,即每畝保存株數不少于1000株,郁閉度達0.6以上?!眻绦蟹ü僖贿咇雎牭谌焦矩撠熑说慕榻B,一邊行走在泥濘的灘涂中實地勘查紅樹林苗木的育植情況。 在生態技術調查官的專業指導下,執行法官實時跟蹤紅樹林的種植和修護進展,監督第三方公司按量按質按期完成種植紅樹植物項目。并充分聽取“生態技術調查官”就相關技術密點、驗收方法等方面提出的專業意見,嚴把驗收關口,成功驗收該案紅樹林生態補植項目,實現生態修護的精準實施和閉環管理。 目前,第三方公司補植紅樹林的種苗規格、種植密度均符合合同約定。 (本報記者 陳靜 通訊員 蔡林莉 關冰姿)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