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2日訊 “您好,這是我們公益隊的宣傳冊,如果您家里及周邊有家庭矛盾的困擾或者未成年人需要幫助,可以聯系我們。” 在莆田市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有這樣一位社區民警,她的名字叫胡三英,被轄區居民親切地稱為“蒲公英”。這個稱謂不僅代表了她在群眾心中的形象,更象征著她如同蒲公英一般,將愛與希望的種子撒播在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和孩子心田。 今年以來,胡三英依托黃霞警務室,發揮心理學專長,做大做強多元服務干預隊伍,有力助益轄區矛盾糾紛化解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心理團隊的“膠合劑” “各位,今天的案例研討會,我們將在保護當事人個人隱私的前提下,聚焦近期接觸的這幾個家庭和孩子的幫扶過程,分享經驗、交流心得,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胡三英每周都會在黃霞警務室組織公益隊梳理本周心理服務情況。 針對轄區家庭矛盾糾紛占比高及留守兒童和單親未成年人多的工作實際,胡三英拿出敢于啃下“硬骨頭”的決心和信心,努力盤活轄區社會資源,成立“風暴青少年公益服務隊”,通過線下走訪、線上招募,吸納10名校園心理老師、心理咨詢師,4名社工人才“加盟”,隊伍日漸強大。平常,心理團隊固定時段在警務室接受咨詢,社工團隊則包聯家庭進行上門服務,形成互補。 該團隊還總結形成了“吹哨報到”“五色分級”“剛柔并濟”三大機制及“關愛幫扶六步法”,并通過制度上墻、制定《公益心理服務知情同意書》、探索激勵機制等舉措不斷規范團隊運行,實現隊伍建設及工作成效從“有”到“優”的質的提升。 截至目前,該團隊共舉行青少年心理團體活動、親子活動等12次,為37個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開展心理疏導服務96人次。 未成年人的“知心人” 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這是所有被胡三英幫扶過的孩子們的共同感受。 今年5月,未成年人小易被送到黃霞警務室進行幫扶干預。善于察言觀色的胡三英看到了小易背后的無助和被愛的渴望。在她的關心引導下,小易開始主動預約公益心理咨詢。幾個月幫扶下來,小易的情況總體穩定。 漸漸地,小易在家的時間變多了,與父母的爭吵變少了。胡三英及其團隊趁熱打鐵,巧妙融合法律教育、情感引導、趣味游戲及深入談心等多種方式,引導小易打開心扉、消除誤會、彌合親情。 現在,小易經常會在微信上與胡三英溝通交流,把她當成了“知心朋友”。 小易的故事并沒有結束,他開始帶著朋友來警務室找胡三英。他也成為一個小小的“蒲公英”,將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的種子傳播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家庭糾紛的“和事佬” “家庭婚戀糾紛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由小變大,所以全力化解這些家庭矛盾糾紛是我日常的工作重點之一。”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矛盾糾紛,胡三英展露出堅定的神情。 “謝謝你,胡警官,你給了我一個可以傾訴和思考的空間。這幾個月我太痛苦了,我現在不會沖動做傻事了,你放心!”今年9月,從外省初次來莆田與丈夫團聚的童某,因婚姻問題導致內心負面情緒爆發,與丈夫吵架不斷。 為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胡三英采取“先分后合”的方式,先分別與雙方進行電話、微信等線上溝通,建立真誠的警民關系;隨后,將二人約至黃霞警務室進行“合體”溝通,從心理學角度幫助雙方梳理情緒感情問題。夫妻兩人也意識到心病還得心醫,主動向公益隊預約,在兩個月內先后接受8次心理疏導后,兩人表示不會再以極端行為發泄自己的情緒。 今年以來,黃霞村家庭婚戀糾紛警情同比下降7.47%,涉未成年人警情同比下降18%,家庭糾紛調解率92%。“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通過我和我們團隊的努力,‘兩口子’不鬧了,‘熊孩子’不熊了,有些被幫扶過的家庭還特地送來了錦旗,這些都成為我繼續前行的動力。”胡三英說。 (本報記者 陳靜 通訊員 林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