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3日訊 伴隨著船只的轟鳴聲,出海捕魚的漁民們滿載而歸。遠道而來的海鮮商販早早聚集在陳城鎮澳角漁港,在東山縣公安局陳城派出所“護漁小分隊”的有序引導下,期盼著能從歸來的捕魚船中挑選出稱心的新鮮海鮮。 澳角村該如何做好“海”的文章?這個被海洋三面環抱的村落,擁有極為豐富的漁業資源。澳角村村結合旅游服務,形成了獨特的“漁旅”產業模式,走出了一條以海興村、以海強村的新路子。這一成就的背后,離不開東山縣公安局陳城派出所傾力守護。 在“國慶黃金周”期間,澳角村的游客接待量日均超過3000人次。對于這個小村莊來說,面對如此龐大的人流,建立一個高效靈活的快速響應機制,是陳城派出所確保游客安全與安心的重要保障。 “面對警情,務必要第一時間行動。”每次巡邏前,陳城派出所所長翁喜明都會不厭其煩地提醒即將出勤的民警。 陳城派出所始終秉持預防為主,嚴格執行“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確保警力資源在街道上的高效可見,以便能夠迅速而有效地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在此基礎上,該所整合了船管員與村警務助理的資源,在人流高峰時段,對重點區域進行巡邏,并利用照明設備進行安全警示,確保道路上隨處可見警服身影,為游客營造了一個安全無憂的環境。 “這是您的旅游指南,若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幫助,請隨時向我們求助!”國慶首日,興海大道上人潮涌動,熱鬧非凡。陳城派出所的“女子宣防隊”在巡邏之余,也不忘熱情地向過往游客分發各類宣傳資料。她們以溫柔的話語和貼心的指引,為每一位初來乍到的游客送上了滿滿的安全感。 澳角村以其豐富的海鮮資源而聞名遐邇,吸引著眾多釣魚愛好者慕名前來。在蜿蜒曲折的海岸線上,隨處可見釣魚愛好者們,沉浸在海釣帶來的樂趣之中。然而,隨著海釣活動的日益興盛,一些海釣地點因臨水、偏僻等特性而潛藏的安全隱患也逐漸顯露出來。 9月16日,吳先生在陳城鎮澳角村一處網紅礁石附近垂釣時,因地面濕滑不幸摔倒,腿部受傷嚴重,無法自救,隨即撥打報警電話求助。陳城派出所接到報警后,緊急集結警力,奔赴事發地點展開救援行動。 由于事發地點偏遠且交通不便,這給救援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然而,民警不畏險阻,攜帶必要的救援裝備后,迅速乘船趕赴事發地。在對吳先生的傷口進行緊急處理后,民警小心翼翼地將吳先生背起,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救治。這暖心而有力的救援,深深打動了吳先生及釣友們,他們紛紛向民警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要治標更需治本。為此,陳城派出所攜手澳角村村委會,針對垂釣熱門區域,采取了一系列深入細致的安全保障措施,增設了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部署了多樣化的防護設施及完備的救援裝備。這些周全的預防措施,不僅有效排除了潛在的安全風險,更贏得了廣大釣魚愛好者的認可與廣泛好評。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澳角村是許多美食客心中的海鮮美食圣地,眾多“老饕”聞名而至。每當海鮮滿載而歸,商販與游客們總是蜂擁而至,競相搶購海鮮。場面雖熱鬧非凡,卻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些許摩擦與紛爭。 “許警官,久違了,上次真是多虧了您的幫助。”10月3日,陳女士重訪澳角時,一眼便瞧見了正在執勤的許警官。 五個月前的勞動節假期,陳女士帶著家人初訪澳角,卻因未能選購到心儀的海鮮而與商販產生了糾紛。正是許警官及時介入,妥善化解了這場風波,并且還熱心地為陳女士介紹了幾名可靠的魚販,讓她的澳角之旅得以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陳城派出所秉承“服務就得靠前一步”的理念,聯合警務助理和社區網格員成立了“護漁小分隊”,維護港口秩序。同時,配套設立“海上調解室”“澳角警民之家”等警務工作站,確保在涉漁矛盾糾紛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介入,高效、公正地進行調解,為漁港的和諧穩定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陳城派出所共化解糾紛298起,幫助群眾168次。也正因如此,像陳女士這樣的“回頭客”才越來越多,他們不僅自己再次光臨,還通過口口相傳,讓這片和諧而美麗的土地名聲遠揚。 “有你們在,我們感到非常安心。”游客和漁民的認可,是對陳城派出所工作最美好的肯定。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也將致力于提供更加專業和貼心的服務,積極助力澳角村的鄉村振興事業,讓這幅“漁旅”藍圖描繪得盡善盡美。 (本報記者 蔡欣利 通訊員 楊偉耘)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