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的“急難愁盼”怎么解? ————建甌市檢察院開展扶弱助殘專項行動為民解憂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5日訊 自今年最高檢“檢護民生”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建甌市檢察院立足民事、行政檢察監督職責,打造“檢護民生·法為民行”檢察品牌,建立“檢護民生”工作站,深入開展扶弱助殘專項行動,構建多元化保障困難群體權益的新工作格局,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民事檢察互聯互通 近日,某國有銀行向建甌市檢察院贈送一面題有“高效履職,盡顯檢察擔當;齊心協力,共護國家利益”字樣的錦旗,感謝該院成功為其挽回國有損失。 10月15日,建甌市檢察院召開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公開聽證,邀請人民監督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作為聽證員,偵查機關、某國有銀行、案件當事人、民政部門等案件相關當事人參加聽證會。原來,該案中,范某利用殘疾人江某的身份信息辦理貸款,并不予償還。貸款逾期后,銀行起訴江某且出庭時未聯系上江某本人,原審法院進行缺席審判,判決江某全額承擔相關貸款還款責任。 聽證員一致認為,檢察機關應向原審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民政部門表示同意保留涉案殘疾人的低保待遇,保障其合法權益。通過檢察官的充分釋法說理,聽證會后,范某償還某國有銀行21萬余元貸款,成功挽回國家財產損失。 在扶弱助殘專項活動中,該院運用調查核實權,發現冒用殘疾人身份信息辦理貸款民事生效裁判監督類案12件線索,并向上海市檢察院移送3件線索、向順昌縣檢察院移送1件、向原審法院發出2件再審檢察建議。 此外,該院還強化與職能單位互聯互通,建立農民工權益保護協助機制。今年以來,共辦理支持農民工索要勞動報酬案件和工傷保險待遇支持起訴案件32件32人,涉案金額170余萬元,追回欠薪及工傷保險102萬余元。 行政檢察有力有度 今年以來,建甌市檢察院以“行政檢察護航民生民利”為抓手,通過數據賦能檢察監督,依法主動履職,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9月13日,建甌市檢察院向轄區民政部門提出“恢復丁某夫妻倆低保待遇”的檢察建議被采納。11月,夫妻倆的低保待遇獲恢復。 “我們通過大數據篩查出一條民政部門未及時恢復殘疾人丁某夫妻倆低保待遇的線索。”據辦案檢察官介紹,丁某夫妻倆因身份信息被冒用而存在工商登記信息,導致低保待遇被取消。然而,夫妻倆均為重度殘疾且年事已高、生活無法自理,其孫子患有白血病,家庭生活極度困難,低保待遇是夫妻倆唯一的經濟來源。 據了解,該院依托“檢護民生”工作站,牽頭殘聯和建甌市慈善總會,構建“檢察+殘聯+慈善”多元救助體系。經調查丁某夫妻倆符合救助條件后,該院便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將救助線索移送殘聯、慈善總會,形成多元綜合幫扶模式,實現“一次救助、長效幫扶”。 綜合履職有聲有色 近日,建甌市檢察院在殘聯開展“檢護民生·檢察聚焦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普法宣講活動,為群眾講好民事、行政檢察故事。 與此同時,該院還利用微信公眾號等多媒體手段,對民事行政典型案例進行廣泛宣傳、重點宣講,真正把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做到群眾心上,不斷擴大民事行政檢察工作知曉度和影響力。 今年4月,在辦理南平市首例虛假勞動仲裁執行監督案件過程中,該院民事檢察部門主動跟進監督,創新“民事行政檢察引導偵查、協助調查”的辦案模式,綜合運用調卷、查詢銀行流水等多種調查核實手段,向仲裁委和法院制發檢察建議,最終促成15萬余元執行款項回轉到位,虛假仲裁當事人被處以刑事處罰。 民心所向,勝之所往。今年1月,建甌市檢察院民事檢察辦案團隊獲2023年度福建省檢察機關“百優十佳”優秀辦案團隊榮譽稱號。“我們將繼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堅持扭住目標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推進建甌民事行政檢察工作現代化新實踐。”建甌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彭國欲說道。 (本報記者 陳浩 通訊員 潘賢晨 張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