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救助人 ————寧化縣檢察院幫助一殘疾受害人走出困境 一名智力肢體雙重殘疾老人遭遇刑事侵害受傷,生活陷入困境。但在寧化縣檢察院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密切協作下,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生活逐漸走上正軌………… 今年3月,趙某某女兒向寧化縣檢察反映其家庭經濟困難,母親受到犯罪侵害,要求嚴懲犯罪嫌疑人。控申部門向案件承辦檢察官充分了解情況后認為,被害人趙某某符合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條件,于是主動聯系其女兒代為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 “被害人生活面臨困難,加害人屬于限定刑事責任能力人,案發后未進行任何賠償,國家司法救助與刑事案件辦理雙管齊下,更有助于充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承辦檢察官修仰洪告訴說。 然而,當控申部門在啟動國家司法救助程序,并準備著手辦理時,案件發生地與戶籍地不一致的問題擺在檢察官面前,給核查申請人是否符合救助條件增加了不小難度。 為此,寧化縣檢察院召開“地理距離不能成為我們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路上的絆腳石”專題工作會,一致決定通過上下聯動和多部門協作的方式,辦理這起跨省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對被救助人開展綜合救助。在三明市檢察院協調指導下,寧化縣檢察院檢察官遠赴河北,由武安市檢察院協助實地走訪核實。 經審查,被救助人趙某某年近古稀,幼時被火燒傷,一條腿、一只手和背部無法伸直,被評定為智力肢體殘疾二級。趙某某共生育三名子女,丈夫早年去世后,兩個女兒由親屬撫養,兒子成年后沒有固定工作,時常失聯,未盡贍養義務,趙某某被當地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生活極為困難。 “她也是苦命人,天生智力有問題,又因火災導致殘疾。她兒子不僅不履行贍養義務,有時甚至把她的低保補助金取走自用。”走訪中,趙某某的鄰居告訴修仰洪。 “我母親的低保賬戶無法在戶籍地以外的省份銀行查詢流水,她又說不清享受了哪些補助,我家庭經濟比較困難,這是她的養老錢,真不知該怎么辦才好。”趙某某的女兒向修仰洪求助說。 一邊是鄰居的無奈嘆息,一邊是趙某某女兒的求助信息,修仰洪思索后,心中已經有了救助雛形。“詳細掌握救助申請人困難情況是審查其是否符合救助條件的要點,我們要在職能范圍內盡力協助解決被救助人存在的實際困難。” 于是,修仰洪同當地檢察機關一同走訪相關部門,發現趙某某的低保補助金正常發放,但遷居到寧化后,因未及時進行當年的認證審核,殘疾人兩補已暫停發放近半年。趙某某無勞動能力,補助金對緩解其生活窘迫至關重要,通過多方協調,最終相關部門對趙某某進行重新認證審核,殘疾人生活、護理補助得以恢復。 眾人拾柴火焰高。經調查核實,趙某某的情況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情形,寧化縣檢察院遂向三明市檢察院提請聯動救助,共同向趙某某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幫助其走出生活困境。 除此之外,寧化縣檢察院還分別與寧化縣婦女聯合會、住建局,武安市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座談交流,通報趙某某生活困難情況,商討后續生活關懷、困難補助、節日慰問、申請公租房等幫扶措施。不久前,見到寧化縣檢察院檢察官與縣婦聯工作人員的共同回訪,趙某某笑得十分開心。 近年來,寧化縣檢察院與縣鄉村振興辦、婦聯等會簽司法救助協作機制,探索建立信息共享、線索互通、共同救助等工作機制,建立長效救助平臺。同時,堅持在辦理司法救助案件中秉持“一次救助、長期關懷”的辦案理念,有效落實司法救助與社會救濟的銜接配合,幫助解決被救助人的實際生活困難,救助受到刑事侵害的困難群眾41人,其中低保困難群眾占比46.34%,救助總金額100.8萬元。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裴秀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