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作的意義是什么?有人認為,寫作是建造一座自己的紙上博物館。近年來,龍巖作家羅炳崇先后在國內外各大文學媒體發表了300余篇作品,引起了當地文壇的關注。 回溯炳崇的寫作歷程,要從成長經歷說起。他在2013年發表的《四十回望》隨筆,回顧了人生的每個十年。童年如鴉渡寒嶺,磨礪成長,繼而出走他鄉,這是一個時代讀書人的共同縮影。大學畢業后,他在人才中心當過臨時工,在郵電局當過合同工,爬過電桿、接過電纜,后轉行到旅游企業、事業單位,成為一名公務員,實現人生的逆襲。一路走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愛,筆耕不輟,像所有熱愛寫作的人們一樣,運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觀察、分析外部世界,內觀、反省自我,反復揣摩,拼湊裝接,用方塊字構建出個人精神世界。 炳崇做事有一股癡勁和狠勁,拿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有“強迫癥”。讀大學時迷上魔方,廢寢忘食,非得研究出個所以然才罷休;學吉他,其他同學都是淺嘗輒止,他卻日夜堅持,指尖成繭,至彈出幾曲獨奏才過癮。當然,他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尤其喜歡東野圭吾的作品,搜集了國內出版的100余本東野圭吾的小說,愛不釋手。他曾是一名瘋狂的驢友,年輕時竹杖芒鞋,走遍大江南北、三山五岳,“一個背包、一頂帳篷、一根登山杖,揮汗如雨,勇攀高峰,與風月為朋、煙霞為友,盡享天地之靈氣、日月之韶華,則豪情萬丈溢滿胸懷?!彼旧硎窃娙?,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細膩的心思、耐心的描摹,再加上徐霞客式的豐富游歷,寫景觀、寫親情、寫過往,字里行間,不時閃現云蒸霞蔚的景致,更有一種煙雨培田般淡淡的憂傷。 浩瀚學海,著作千千萬,如煙波之淼,既成的著作高聳林立,傳世者有多少?通過閱讀寫作,仿佛將人生的時間軸線拉長,以文字解構一個個時分秒,分解一幀幀生活影像,將過往定格,哪怕是戴著鐐銬,遲滯,掙扎,扭曲,也像是歡樂的舞蹈。正因為炳崇并非專業作家,敘述更加忠于內心,少了些文字技巧,原汁原味的展現所見所思所想所悟。他把人生歷程、家庭故事記錄在不同的文章中,充滿對人生的哲思和時代的烙印。透過那些赤誠質樸的文字,仿佛看見一個光著腳丫的孩子,無拘無束,朝著森林奔跑,一些陽光透過枝葉,灑在他身上。 光陰的使者和時事的制造者,對每一人都毫不留情。喬納森·瓦爾德曼認為銹蝕是人類最可怕的敵人,并斷言銹蝕是人類最漫長的戰爭。著詩作文,或許正是炳崇在時光銹蝕中的堅守,宛若花斑之于青銅,繪就了人生的自我。他文章中有一些懵懂青春和動物兇猛般的經歷,讓我想起紀德的《如果種子不死》。紀德在書中絮叨的敘述成長經歷,家道中落造成的影響,使他專注于內心的和宗教的世界,因而被譽為“扎根于大地的身體、天空之上的頭腦”,一生都在“人”與“神”的混亂中思考,在“反判”與“贖罪”之間搖擺不定。身在職場多年,炳崇的經歷不可謂不豐富,在面對人性善惡的思考時,他無法純粹。正如《懺悔錄》中的盧梭————具有諸多人性缺陷,充滿原罪的盧梭,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神”性。面對名利,炳崇瞻泊了然,曾經有許多好機會放在面前,但他為了家庭,毅然放棄可能更好的前途。也許,生命就是無常之常,不論前方是玉樹瓊花還是霜刀風劍,我們依然要堅守信念,朝著明明知道的、哪怕是不喜歡的結果,毅然前行。 靜靜品味炳崇的詩文,如飲山茶,有輕盈的甘甜,也有厚重的苦澀,令人回味。一篇篇看似尋常的感悟,也是抵御時光銹蝕的文字。米歇爾·??略凇渡眢w烏托邦》中寫道:“每當普魯斯特醒來的時候,他就開始緩慢而焦慮地重新占據這個位置:一旦我的眼睛睜開,我就再也不能逃離這個位置?!笔侨?,都無法逃避皮囊的困局。人生“袍虱”之癢,“七件事”之煩瑣,不凈的“六根”之零敲碎打,恰如斥世之氧,天雨之淋,無時不刻試圖加速人生的銹蝕進度。只是這一切,都不能阻止種子發芽————因為生命之懨懨,恰如靈魂之躍躍。 (雷定茂)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