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20天,從警37年的繆錦云就要退休了,但仍全身心投入工作———— 滿滿日志本,見證如磐初心!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10日訊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緩緩爬上窗臺,月光映照在福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案審中隊辦公室里,顯得格外清冷寂寥。窗內,繆錦云專注地盯著電腦屏幕,在寂靜的夜里,“噠噠噠”的鍵盤敲擊聲節奏分明。 “老繆,這么晚了還沒回去?月底就退休了,怎么還這么拼?”值班同事詫異的問話打破一室寂靜。繆錦云抬頭,笑著答道:“我還能干,我就接著干,退休時間不是還沒到嘛!” 繆錦云,現任福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案審中隊中隊長。自1987年從警以來,始終奮戰在公安一線,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6次、嘉獎5次。今年12月底,繆錦云就要退休了,而回望他37年從警路,寫滿了堅守和奮斗的故事。 1987年,福安市范坑鄉還未建立派出所,治安管理成為鉗制轄區發展的一個問題。彼時,還是小繆的繆錦云因工作踏實肯干被領導看中,領導問他:“范坑鄉沒有民警不行,你去不去?”繆錦云一口答應,義無反顧地從一名鄉政府干部轉崗成為人民警察。 剛入警營時,繆錦云完全是個門外漢。筆錄怎么做?證據收集到什么程度才算充分?他全然不知。為了盡快上手工作,他通過多學、多聽、多看、多做、多想,很快從一名“警營小白”逐漸成長為“業務能手”。 “那時候要確定嫌疑人的身份,全靠兩條腿、一張嘴、一本子、一支筆,不斷走訪、摸排。每個月,都得熬上好幾個通宵。”盡管日子艱苦,可那些日子在繆錦云的回憶里,同樣充滿快樂與收獲。 1995年,因工作業績突出,繆錦云被調入預審科崗位。預審工作是偵查工作的繼續與延伸,每個案件、每個犯罪嫌疑人交到繆錦云手中,他都要仔細研究案宗、詳細羅列審訊提綱。他善于在審訊中摸準犯罪嫌疑人心理、抓住痛點,迅速找到突破口。繆錦云經手的案件數以千計,從未出現一起瑕疵案件,他的審訊技巧也隨著時間和實戰的磨礪,愈發的爐火純青。 1998年,偵防機制改革,預審科合并到刑警大隊,繆錦云發揮“老預審員”的優勢,參與并破獲多起重特大惡性案件。業務精通的他被評為“全省執法辦案能手”,并成為案審中隊的法制員。那時候,繆錦云一年要審查大小案卷268件以上,程序是否合法、證據是否充分、事實是否清楚,是他審查的標尺。 “筆錄還不詳細”“這里面還有材料缺失”“有的事實還沒查明”“退回去,補證”…………兄弟們常常開玩笑地對繆錦云說道:“你太冷酷無情了,總是雞蛋里挑骨頭!”繆錦云卻回應:“這是對案件負責,也是對嫌疑人負責,更是對兄弟們最大的保護!” 2000年,繆錦云因刑偵思維縝密、辦案能力出眾,被調往福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重案中隊。他一到崗就接到指令,參與偵辦社會反映強烈的家禽系列盜竊案。 由于案發地在農村,有效線索非常少,案件偵辦一時陷入僵局。為及時破案、消除社會影響,繆錦云連著一周住在隊里,與同事共同研判案件、走訪調查。一次走訪中,繆錦云得知,賽岐鎮盜竊前科人員湯某、陳某等人在案發期間與江蘇籍趙某、錢某等盜竊前科人員接觸頻繁。經深度研判,繆錦云確定幾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為將嫌疑人盡早抓獲歸案,繆錦云與同事輪流徹夜蹲守,三天三夜后,終于將湯某等人抓獲歸案,成功破獲系列盜竊案18起。 “抓捕工作常常伴隨著未知與風險。有時連續幾日蹲守可能一無所獲,有時我們哪怕做好充足準備,也會流血受傷。但機會總是稍縱即逝,不論如何,我們都只能向前。”說著,繆錦云挽起他的衣袖,露出手臂上一條長長的傷疤。這是他在一次執行抓捕任務時受傷留下的。 繆錦云至今記得,那日天空灰蒙,下著淅淅小雨,江堤道路格外泥濘濕滑,只顧追趕的他腳下一滑,狠狠摔了一跤,右手臂便被江堤路面上一顆尖銳石子劃破,傷口長達10厘米,鮮血噴涌而出。 “當時抓人,腦子里一片空白,完全感受不到傷口的疼痛,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能讓嫌疑人跑了。”繆錦云這么形容當時的感受。從地上爬起后,他不顧傷口疼痛,又拼命追擊300余米,最終冒著傷口迸裂的風險,在嫌疑人的激烈反抗中成功將嫌疑人擒獲。 談起刑警、破案,繆錦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最后他只笑著說:“破的案,數不清!” 三十七載風和雨,一頭烏發染白霜,小繆也變成了老繆。繆錦云三十七載默默耕耘,為平安福安建設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綻放著人民警察的無限榮光。 采訪手記: 12月30日,當了37年民警的繆錦云將正式退休,但此時此刻,他的工作日志本上依舊行程滿滿。37年來,他全力以赴站好每一班崗,像一棵蔥蘢挺拔的大樹,將根系深深扎進腳下這片熱土。 繆錦云是平凡的,也是不凡的。他甘于吃苦、甘于無名、甘于奉獻,其身上所承載和踐行的寶貴精神,是一個時代人民警察的縮影。奮進新時代,我們需要這樣忠實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優秀民警。正如繆錦云給同事們寫下的最后寄語:從警,我無怨無悔;從警,我義無反顧。望戰友們,守初心、記使命。 (本報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阮曉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