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之光普照“世遺之城” ——2024年泉州市法治宣傳精彩紛呈 以文化之韻,滋養法治之魂;以法治之光,沁潤群眾心田。第7個“憲法宣傳周”期間,從政府機關到社區基層、從學校課堂到企業車間,泉州市各地各部門開展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法治之光普照“世遺之城”。 泉州市開展“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 非遺文化與憲法相映照 泉州,向海而生,循法而行。11月29日,在泉州宋元中國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古跡遺址——真武廟廣場,一場別具一格的法治文化盛宴正在上演。緩步于真武廟四周,閩南特色“出磚入石”的紅磚厝映入眼簾,法治“清香”在紅磚紅瓦間輕輕彌漫,法治宣傳之音流淌于街巷之中,悅耳且溫馨。此番景象,猶如一幅細膩的畫卷,將法治精神與傳統風貌巧妙融合,盡顯泉州獨有的韻味與時代風采。 現場,泉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政府副市長,市法學會會長蔡天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陽春,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肖進才,市政協副主席蔡萌芽,市司法局局長林強以及泉州市直部門、豐澤區有關領導等出席活動,并推桿啟動2024年泉州市“憲法宣傳周”。活動新穎兼具傳統風味,非遺文化體驗全新模式更是為憲法宣傳周注入了新活力。 答嘴鼓《憲法精神多推廣》巧妙地把威嚴神圣的憲法和生動活潑又接地氣的閩南文化表演相結合;表演唱《憲法伴我們成長》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習憲法、尊崇憲法,不斷提升青少年法治觀念;豐澤區文化館創作的普法小品《家園共建》,圍繞物業管理提升主題,展現了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全市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回應小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情景……快板、舞蹈、非物質文化遺產答嘴鼓等獨屬于閩南浪漫的法治文藝節目精彩紛呈,現場普法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這些法治文藝節目真是太精彩了!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豐富多彩的閩南文化,還深刻地教育了我們憲法和法治的重要性。”現場群眾表示。 法條不生硬,法治暖人心。現場還邀請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巧妙地將《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宣傳融入其中,使得憲法精神與非遺文化相互映照,共同講述法治與文化的和諧共生。群眾在這里可以近距離體驗“簪花圍”的精美,感受糖畫藝術的甜蜜,觀賞剪紙藝術的精妙。每一項非遺文化的展示,都是對憲法精神中關于文化傳承與保護條款的生動詮釋。通過這些互動體驗,《泉州文化旅游發展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重要性也深入人心,讓群眾在享受文化之美的同時,增強法律意識和責任感。 泉州市司法局、律師協會舉辦新執業律師宣誓活動 肩擔道義,“憲”上信仰。在活動尾聲,泉州市司法局、律師協會舉辦新執業律師宣誓活動。50名新執業律師在領誓人的帶領下,聲音高昂、字字鏗鏘有力,每一位律師的臉上都流露出堅定與自豪。“通過這樣的儀式,不僅是對我們職業生涯的激勵和鞭策,更是向社會傳遞出律師行業積極、正面的形象。”參與宣誓的新執業律師表示。 法治種子播撒每個角落 在泉州大街小巷,“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正播撒著法治之種,他們猶如輕盈飄逸的蒲公英,將法治的種子隨風散播,使得法律的溫情與光輝得以遍及每一處角落。無論是在繁華喧囂的城市中心,還是偏遠靜謐的鄉村地帶,這些志愿者的身影總是活躍于普法工作的最前沿。 在泉州市“憲法宣傳周”啟動儀式活動現場,泉州市直單位、豐澤區直單位攜手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法律宣傳咨詢服務活動。64個“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單位的“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現場擺攤設點開展普法宣傳,為群眾答疑解惑。同時,現場設置主題打卡互動環節,小學生戴著紅領巾站在打卡點,以少先隊員的隊禮向憲法致敬。群眾紛紛與憲法主題背景合影留念,并將照片分享至朋友圈,傳遞著法治精神。 “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為群眾解答法律知識 “剛剛聽了志愿者的講解,我對憲法有了進一步了解,原來憲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感謝普法志愿者把憲法送到我們身邊。”參與活動的群眾感慨道。12月5日上午,泉州市司法局組織“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前往芳草園,參加“刺桐有愛 睦鄰善治——泉州市‘12·5國際志愿者日’”主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志愿者結合案例以案釋法,耐心解答群眾關心的物業管理糾紛問題,普及物業管理法律知識,引導群眾學法用法,增強群眾的法律素養和法治意識。 “真的很貼心!他們走到我們身邊,有不懂就問,太好了!”12月4日,泉州市司法局、泉州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南安市農業農村局、向陽鄉人民政府開展2024年泉州市“憲法進農村”主題活動。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組織“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深入村莊、走進農戶家中,讓法律知識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 “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向群眾分發憲法等涉農法律法規宣傳資料 此外,晉江市組織“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走進民營企業,為企業舉行憲法知識講座、法律咨詢、政策解讀以及普法互動游戲等活動;洛江區舉辦“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聯盟小隊授旗儀式;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組織“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深入企業一線、小區物業,發放普法書籍……乘著微風,朵朵“蒲公英”所到之處都留下了法治的種子。 法治精神不斷深入人心 從莊嚴的活動儀式到生動有趣的主題宣傳,再到校園里孩子們對憲法知識的渴望與探索,一項項活動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串聯起泉州這座城市對法治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精彩瞬間接連上演,普法熱潮持續高漲。 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組織市直行政機關國家工作人員旁聽法院現場庭審活動 12月6日,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組織市直行政機關國家工作人員旁聽法院現場庭審活動,泉州市資源規劃局、市城管局等50余個部門有關人員走進法院,參加一起行政強制執行及行政賠償的庭審觀摩。“通過旁聽、觀摩庭審活動,深切感受行政訴訟庭審陳述、舉證、質證、辯論等各個環節,強化了責任意識、程序意識和證據意識,有利于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參加旁聽庭審人員紛紛表示。 “砰!現在開庭!”隨著一聲響亮的法槌敲擊聲,模擬法庭正式拉開帷幕。在這場以兩名高中生涉嫌搶劫為背景的模擬庭審中,學生自主選取角色,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法律的公平與正義。12月4日,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邀請近70名學生走進“泉心·桐護”法治教育基地,開展一場法治體驗課。“今天的參觀收獲滿滿,我學到了許多和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也明白了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來自泉州實驗中學豐澤附屬小學的繆同學興奮地說。 “這真是太棒了!在親手制作漆扇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關于交通安全的知識,還享受了一段難忘的樂趣。”12月2日上午,泉州市豐澤區真武廟廣場上洋溢著一片歡聲笑語,由泉州市委宣傳部、網信辦、文明辦,市公安局、教育局、司法局、交通運輸局、應急局,團市委等9部門共同策劃的“全國交通安全日”啟動儀式在此隆重舉行。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展示了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成就,又從文化角度出發向公眾發出了文明出行倡議書。酷炫的鐵騎裝備展示區令人眼前一亮,各式各樣的展位吸引眾多參觀者的目光……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探索與發現的樂趣。群眾還可以親手嘗試繪制交通安全主題漆扇,或是參與知識問答贏取精美禮品等環節,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糖畫藝術傳承人用糖畫書寫“普法”二字 泉州各地陸陸續續掀起法治宣傳新浪潮,法治精神不斷深入人心,公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鯉城區結合“法律八進”開展“鯉小司”普法宣傳系列活動之憲法專場;泉港青商會舉行“好YOUNG護航 青創未來”涉企部門走進區“兩院”活動,參觀泉港區人民檢察院、泉港區人民法院,并召開交流座談會,企業家代表暢所欲言,就經營管理過程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現場咨詢,法院、檢察院參會人員對提出的問題一一記錄并積極回應,為企業防范風險、化解糾紛現場解答;惠安縣采用網絡直播的方式開展“法律進企業 護航促發展”為主題的2024年惠安縣“憲法宣傳周”進企業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行動;洛江區組織學生參加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憲法衛士”行動計劃等法治教育活動;石獅市線上推出石獅市司法局自制的憲法宣傳周一分鐘動漫視頻;安溪縣創作憲法宣傳視頻并在全縣公交車車載電視、建筑樓梯式廣告上投放;永春縣開展“法治潤桃源 奮進新時代”法律法規知識大比拼競賽活動;德化縣運用新媒體,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情景劇制作、物業管理提升主題普法……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之光將照亮刺桐城,點亮泉州的每一個角落。 (本報記者 王思琦)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