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解矛盾糾紛10起,聯合執法進小區8次…………11月以來,惠安縣人民法院干警穿梭在轄區各小區中,通過“零距離”排查調處矛盾糾紛、普法宣傳、答疑解惑等方式,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推動社區矛盾糾紛化解。 “我們先行一步、走深一層,物業糾紛化解才能更快一步,百姓安居也就能更近一步!”面對關乎“大民生”的物業糾紛治理難題,連日來,惠安法院緊扣縣域實際,建立健全“3+”工作機制,為轄區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做實“專項+專人+專業” 11月27日,惠安法院聯合縣檢察院、司法局前往富邦新天地一期開展走訪調研活動,排查電梯消防隱患,并召開物業座談會,為物業公司答疑解惑。 這是惠安法院服務保障物業管理提升的一個縮影。 推進法治化管理、提升物業服務質效需要專業化力量。惠安法院以部門專項聯動、多方專業聯調、掛鉤專人聯絡有力“解題”。 針對物業管理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該院邀請住建局、司法局、物業協會、居委會、“黨建+”鄰里中心、業委會(業主代表)召開聯席會商會,深化專項專題議事,促推小區組建黨支部,發動小區黨員擔任樓棟長、業委會委員,推動完善物業服務企業與業委會常態議事決策和隱患摸排機制,及時排查涉物業糾紛隱患。 結合物業管理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等情況,該院依托惠安縣綜治中心核心平臺,輻射鄉鎮社區,整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干部、地方鄉賢、行業協會等力量,將多元解紛服務融進縣域綜治中心和“黨建+”鄰里中心,做到資源力量共享、矛盾糾紛聯調。 此外,該院聯合鎮政府、司法所,建立鄉鎮干部、惠女調解員、法官劃片掛鉤具體物業小區工作機制,主動融入服務為主、管理為輔、執法支撐“三位一體”的小區治理新模式,做到“小區前端吹哨、專人對接報到”,通過高效精準對接,及時合力解決小區物業管理問題。 做強“三聯+三融+三解” 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是做好物業綜合治理工作的應有之義。面對大量物業糾紛,該如何妥善化解? 橫向上,惠安法院以全市首創的線上矛盾糾紛一體化調處平臺為核心,聯動黨委社會治理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對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聯通村、鎮、縣三級調解體系,借助大數據,實施靶向治理,對物業糾紛多發地深度摸排、及時預警,定向精準解決問題和糾紛。 縱向上,惠安法院機關訴訟服務中心和4個基層法庭,協同金牌調解員工作室、老兵調解室、惠女調解室等平臺,通過“走出去”對接和“請進來”借力,融合“全渠道”解紛平臺、融通“微治理”非訴解紛力量、融進“小單元”基層網格,打造“一站式”解紛門診部。 為推進物業糾紛實質化解,該院在訴前根據物業糾紛屬地、類型和特點,將適合分流的案件委派至各轄區鄉鎮調解組織,聯動做好解紛;在訴中,配齊、配強審判團隊,突出能調盡調、應判則判,依法公正妥善處理好各類物業糾紛;在訴后,做好釋法說理、判后答疑、執前督促,發揮“首案示范效應”,力促“審結一案、示范一片”。2022年以來,該院在辦理54件反映房屋質量拒交物業費案件中,通過現場勘驗提出整改意見,厘清合同相對性,在作出7件判決示范后,其余47件調解結案。 做好“進駐+進訪+進審” 11月25日上午,惠安法院民一庭約談涉某小區百余名業主訴物業公司及開發商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的業主代表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就相關訴訟問題展開釋法說理工作。 11月22日,該院臺商投資法庭前往臺商投資區住建行政主管部門開展交流座談,摸排轄區物業糾紛高發地、分析成因,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舉措。 重“辦好案”,更重“促治理”。惠安法院在批量化解糾紛的過程中,積極延伸司法服務保障效能,確保從源頭上減少同類糾紛。該院成立勞模法官調解室、設立巡回審判點,靠前進駐惠安縣綜治中心指導解紛。聯合惠安縣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以及鄉鎮政府聯合實地走訪物業服務企業,與物業公司、業主代表座談4次,針對物業公司的疑慮困惑及居民的司法需求提供相應服務,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15個。 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訴訟增量,還需從法治宣傳入手。該院積極組織開展典型案件巡回審判進小區,現場舉辦普法講座,解讀重點法條、典型案例,促推物業服務企業規范經營、提升服務質量,讓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本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梁偉辰 曾浠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