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11日訊 富屯溪畔,山清水秀。位于武夷南麓的邵武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級生態市”“全國百佳呼吸小城”。這里群山環繞,翠竹搖曳,生態資源得天獨厚。 一汪碧水,兩岸青山,離不開司法的守護。多年來,邵武法院充分發揮司法力量,堅持預防性、恢復性司法理念,不斷推動生態司法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相融合,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邵武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強環境保護,讓生態環境更綠一點 邵武是一座山水園林城市,轄區森林覆蓋率達79.84%,動植物種類繁多、水資源豐富,被評為“省級森林城市”。 邵武以“綠”而興的底色漸漸明亮,而背后是邵武法院堅持預防為主、保護為要、修復為本的生態理念,逐步助力讓邵武市“綠”的底色更加鮮明———— 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水北管理站共建聯防聯保機制,2023年以來,聯合開展司法巡山16次,法治宣傳20余次,化解環境風險隱患3處; 依法嚴厲打擊在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內實施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行為,2023年以來,從嚴審結相關刑事案件17件32人; 推行“繳納受損地生態修復金”模式,已有8名被告人自愿繳納生態修復金8.5萬元,全部用于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進一步拓寬生態修復資金渠道。 “不僅如此,我們也積極聯合河長辦等部門積極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累計在富屯溪投放魚苗230萬余尾,參與鄉鎮松材線蟲防治工作,提供專業法律意見,以司法之力保護邵武的山清水秀。”邵武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陳磊說。 服務特色經濟,讓產業結構更優一點 邵武擁有林產、氟新材料加工兩大優勢綠色產業。邵武法院積極支持氟新材料產業集群綠色發展,在經濟開發區設立法官工作室,為園區企業與職工提供矛盾調處、訴訟立案、法律咨詢、普法宣傳等一站式服務。今年以來,已成功化解勞動糾紛等涉企糾紛63起,圍繞用工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開展普法宣傳活動4次。 “在一起合同糾紛中,我們通過支持某氟新材料制造企業要求某機械制造公司拆除、更換不符合技術協議的設備的訴請,確保機組性能達到相應的環保標準,使生產污水得到深度處理,推動安全環保常治長效。”邵武法院行政與生態審判庭庭長黃尚美告訴記者。 在規范產業合法生產經營的同時,邵武法院也助力林下經濟健康發展。近年來,邵武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打造獨屬于邵武的“邵武黃精”“武夷竹立方”等一批特色品牌。邵武法院及時釋明種植銷售、技術指導及林下空間流轉等環節的法律風險,引導林下經濟產業成員以訂立書面合同等形式確定各方權利義務,防范侵權行為發生后無法定責等問題。 注重民生改善,讓鄉村圖景更美一點 今年3月,邵武市“世遺1號”風景線全線貫通,開發銜接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至泰寧世界自然遺產的風景廊道,串聯起6個旅游鄉(鎮)21個行政村。 記者從邵武法院了解到,為守護好“世遺1號”風景線沿線,邵武法院開設涉旅糾紛快速審理通道,堅持以案促治,在審理案件的同時,依法提出整改建議,引導旅游公司對景區安全管理等相關領域開展風險排查。 在守護鄉村文旅發展的同時,邵武法院也在積極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加強對涉農糾紛當事人的訴訟指引,2023年以來妥善審理涉農案件900余起,幫助農戶挽回經濟損失900余萬元。對于涉農糾紛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邵武法院積極發揮司法建議作用,實現“處理一案、化解一片”,推動規范當地生產秩序,切實維護農戶合法權益。 “下一步,邵武法院將不斷完善轄區內生態環境訴訟、生態修復機制,加強普法宣傳,擦亮‘邵武是個好地方’的城市名片。”邵武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姚域斌說。 (本報記者 周新 通訊員 黃思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