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廂,城廂,處處皆平安 ——莆田市城廂區持續推動更高水平平安建設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17日訊 圳湖碧映鷗鷺翔,木蘭溪畔展畫卷。翻開平安城廂建設的成績單,一個個鮮活的數字、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讓人眼前一亮:2024年,城廂區榮獲福建省第五輪第一批平安縣(市、區)、第二批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全市唯一)等稱號。沉甸甸榮譽的背后,是莆田市城廂區部署開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提升行動鋪就的平安底色。 城廂區召開全區公安工作會議暨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提升行動部署會議 □吳平州 攝 近年來,莆田市城廂區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為統領,依托“全市一張圖”,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著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工作能力現代化,做到平安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融會貫通,為加快建設“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廂貢獻平安力量。 高位統籌謀平安 平安建設有了新高度 “大家要齊心協力,以更高的認識、舉措、行動推動各項工作,確保更高水平平安城廂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10月12日,城廂區區委書記王文才在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提升行動分組討論會上的發言擲地有聲。 為貫徹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防范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今年9月30日,城廂區出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提升行動方案》,從今年10月初到年底,在全區范圍開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提升行動,以實際行動無縫銜接“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工作。 城廂區成立區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提升行動“一辦三組”,直通鎮街、村居主干,面對面交辦重點信訪事項問題清單、重點人員問題清單、重點領域治安問題清單“三張清單”。 組織架構清晰了,主要任務明確了,提升行動的工作措施是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對此,城廂區建立健全會商分析、閉環管理、督導推動等工作機制,采取分類預警、依法打擊等工作措施,統籌組織實施,堅持三級聯動,強化結果運用,確保不發生因風險隱患整治不到位而引發“民轉刑”“刑轉命”等案事件。 在此基礎上,城廂區成立鎮(街道)基層治理協同中心,依托“全市一張圖”平臺,實行“一中心連兩端”工作模式,通過優化頂層設計、再造工作流程、理順協同關系,全力構建“整體協同、高效治理”的基層治理體系,打通聯系服務群眾、企業的“最后一米”,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打下堅實基礎。 針對平臺會商處置流于形式問題,城廂區打通公安、司法、信訪、12345等事件來源渠道,利用社會治理大數據云平臺實時共享的信息數據,從各部門專業角度分析研判數量增減趨勢、事件發生區域、事件分布和風險程度等情況,進一步加大會商分析研判力度,協調解決跨區域、跨部門的重大問題。對多次會商仍無法解決問題的,落實“一事一專班”“一事一對策”機制,強化風險監控、疏導穩控,防止矛盾激化或事態惡化。 綜治中心暖民情 基層治理有了新進展 寬敞明亮的大廳、規范統一的窗口、熱情周到的服務……城廂區綜治中心接待大廳秩序井然,到此辦事的群眾都能滿意而歸。 “現在信訪接待大廳、檢察服務平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功能場所,全部集中在綜治中心,實行‘多心合一、一心多用’,統籌政法力量化解矛盾糾紛,讓群眾辦事一目了然、簡便快捷。”城廂區綜治中心負責人林輝介紹道。 近年來,城廂區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的重要抓手,按照“做實、做強、做優、做細”的思路,推動區、鎮街、村居三級綜治中心提質升級,不斷增強綜治中心前沿治理陣地和指揮調度樞紐作用。 在平臺建設上,城廂區通過三級綜治中心整合部門、鎮街、村居力量,推動共建共治。其中,區級綜治中心以“聯動共治、研判預警、協調督辦”為功能定位,橫向集成衛健、食藥監等14個職能部門,依托綜治視聯網等8個平臺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工作銜接,搭建區級社會治理樞紐平臺。 今年11月,城廂區綜治中心接到一小區業主代表反映,稱其所在小區沿街商戶違規占用小區公共空間,引發業主、商戶和物業之間的糾紛,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 城廂區綜治中心化解一起糾紛 □林輝 攝 區綜治中心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和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開展會商研判。很快,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就矛盾焦點出具法律意見書,為解決方案提供法律依據。區綜治中心據此制定工作方案,并從調解專家庫中選派擅長處理此類糾紛的調解員,組織各方代表進行調解。經耐心協商,三方最終達成和解。 近年來,城廂區不斷推陳出新,培育出網上調解、“1+N”鄉音調解、名人調解、行業協會調解等一批調解品牌,打造出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廂模式,線上線下形成一張縱橫交錯全覆蓋的大調解組織網絡。“網上大調解”經驗做法作為全省典型入選“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優秀案例”。 “我們還發展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創新打造‘3+2’調解員機制,即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區人民調解中心配備3名專職人民調解員,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配備2名以上專職人民調解員,不斷開創人民調解工作新局面。”城廂區司法局局長林祖憲介紹。 目前,城廂區建強鎮(街道)、村(社區)調委會136個,配備專職調解員125名、兼職調解員325名,培育市星級調解員12人,打造“蔡開典民生調解室”“1+N民心調解室”等個人品牌調解室8個。 探索“一函四清單” 精準幫扶有了新成效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如何一體化構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綜合治理工作體系,讓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等多方力量共同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對此,城廂區致力打造“護苗行動”,梳理歷年警情和案件,探索搭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警模型”,由案后打擊向案前預警提升,在止于未發上頗有成效。 在未成年人成長幫扶方面,城廂區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推動成立由社區民警、校領導、婦聯、關委會等力量組成的幫教管控小組,結合智慧預警平臺,搭建未成年人風險評估系統,精準識別潛在的未成年人風險點,精準關愛幫扶青少年群體。組建“秀金智心服務義警隊”,通過對青少年預警對象定期上門走訪、談心談話、教育感化,落實幫扶、救治措施,提前干預幫助涉案未成年人。同時,設立檢察官校園驛站,鞏固“星光家苑”品牌效應,完善涉案未成年人“督促監護令”觀察員機制,發出“督促監護令”。“星光家苑”家庭教育指導站被省婦聯、省教育廳評為“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 城廂區檢察院聯合城廂區南門學校召開家庭教育座談會 □林瑋婧 攝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也是城廂區時刻掛念在心的幫扶對象。城廂區推動衛建、民政、公安等職能部門嚴格執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一歷五單”銜接管理機制,織牢服務鏈條,努力做到患者住院病歷清楚、出院流向清楚、日常管理服務對接清楚,防止失管脫管現象發生。 針對當前基層社會治理中矛盾糾紛排查不全面、化解不深入,導致重點人群服務管理缺位的突出問題,為進一步提升刑滿釋放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三失一偏”等重點人員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城廂區探索創新重點人員服務管理“一函四清單”工作機制,通過專班包案、定期研判等7種閉環措施,落實落細預警對象服務管理常態長效機制,構建區、街道、村居和相關職能部門共治共管的工作格局。 “我們根據預警對象的具體訴求、家庭情況,分類建立‘一人一預警、一人一專班、一人一策略、一人一檔案’的定人定期幫扶服務管理措施,組織專業人員走訪摸底、調查核實和化解穩控、服務管理。”城廂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于迎偉介紹。 織密社會防控網 群眾安全有了新成績 “站住!別動!”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全民護學”應急處突演練在城廂區第二實驗小學展開。 為了讓孩子們平安上學、放學,城廂區推行“全民護學”校園周邊聯防體系,堅持“1+N”工作機制,分級分類落實閉環關愛幫扶措施,研究制定《城廂區平安校園治安聯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推廣城廂區第二實驗小學“全民護學崗”校園周邊安全管理工作經驗,并推行“一鍵報警聯動機制”。 同時,城廂區聯合校園周邊商住戶設置校外“全民護學崗”,打造“群防群治、全民護學”城廂樣本,形成最小應急單元“1、3、5”防護圈,全區154所學校均實現保安配備率、校園封閉率、一鍵報警安裝率、校園門口防沖撞設施配備率、視頻聯網率等達100%目標。 近年來,城廂區立足社會治安形勢特點,推進具有城廂特色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有效提升社會治安掌控力。 日前,轄區發生一起入室盜竊案,群眾深夜23時報警,一小時后,民警就成功抓獲盜竊嫌疑人。這就是城廂分局“破小案”專業隊民警的破案速度。 案件的偵破涉及多個警種和部門,如何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快速有效的協調機制?對此,城廂區打造集合成作戰中心、反詐騙中心、基礎運營中心于一體的“多維融合中心”,搭建合成快偵專門聯絡平臺,組建工作交流群,順暢指揮調度,方便溝通交流,共享信息線索。 “在遇到‘系列性、跨轄區、暴力性’犯罪案件時,我們通過合成作戰中心聯合網安、技偵、空偵、刑偵等多警種互聯互動,實現快偵快破快捕。”陳偉寧說。 6月7日早上8時,無人機戰隊現身莆田第五中學考場上空,配合地面執勤警力,加強巡邏防控,全力護航高考。 開展東圳水庫巡邏 □陳宏 攝 “無人機起飛到校園周邊進行巡查,如果發現可疑人員或者可疑車輛,及時與地面巡邏警力、校園安保人員配合將其驅離,如果發現有可疑的無人機,我們也有無人機反制槍進行反制。”城廂公安相關負責人表示,無人機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及重大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城廂區建成集科研、實訓、實戰于一體的生態“圳湖空管站”、莆田首個無人機自動機場,將空中網格巡查工作納入“全市一張圖”,推行“一站一網六員”巡防模式,配備無人機23臺、掛載設備105件,發揮無人機高空巡航、定點盯控、遠程喊話等科技效能,為社會治理、打擊違法犯罪、服務群眾插上“智慧之翼”。 城廂區通過警用無人機開展空中巡防 □陳宏 攝 社會治安風險防控不僅于此。城廂區還開展重點場所隱患排查專項整治行動,以娛樂場所、出租房屋、城中村等為重點,全面摸排風險隱患,制定社區治安防范任務、責任、問題三項清單。同時,加強涉險公共區域的執勤力量配備,建立政法委、公安雙召集人聯席會議制度,試行“涉水公共區域防護和水資源保護”聯勤聯治勤務,加大巡防力度,推動涉險公共區域安全防護工作進一步提質增效。 “您好,在泗華冬泳一點都不安全,建議另選個安全的場地!”“好的好的,我們立馬上岸。”日前,正在開展平安“三率”進村入戶的龍橋街道工作人員對群眾的危險行為及時制止。 如今,平安的種子在城廂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我們將以重點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切入點,以用好‘一函四清單’工作機制為抓手,用實干實績實效讓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城廂成色更足、底色更亮。”于迎偉表示。 (本報記者 陳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