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17日訊 對于宋慈文化,南平市建陽區文體服務中心主任劉德書近乎癡迷,他認為,宋慈倡導的“慎刑恤獄、禮法并用、重證據實、寬嚴相濟”等核心思想經過幾千年傳承與發展,依然在現代社會發揮重要作用。劉德書也是建陽區雒新社區一名優秀的“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借助宋慈法律文化開展普法,在彰顯“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優秀品質的同時,還獲得了群眾認可。把宋慈法律文化發揚光大,就是劉德書最大的心愿。 他是宋慈的“守墓人” 1966年出生的劉德書是建陽人,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就被家鄉的宋慈法律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本著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家鄉情懷,他積極收集和宋慈墓有關的歷史資料及圖文資料,并無償捐獻給宋慈紀念館布館。 “1987年,我剛參加工作時來到宋慈墓,偶然發現分在各處的三塊斷碑,當即付了26元(當時他工資78元/月)讓附近農民挖坑掩埋了起來。”劉德書回憶說,他知道這三塊斷碑是可以復原的,萬一少了其中一塊,那塊非常有歷史價值的碑將永遠無法找回。 從那時起,他就致力為宋慈文化代言和宣傳,逢人必提宋慈文化,一有機會,他就找領導要資金、要項目,宋慈紀念園就是在他的推動中,由原來一座孤冢發展成如今占地近30畝的宋慈紀念園。劉德書參與了宋慈紀念館、紀念園牌坊、荷花池木棧道、宋慈亭、圍墻,以及環境綠化等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2014年,他還代表建陽區宋慈研究會進京參與宋慈郵票的申報工作。 2017年修建宋慈墓墓圍時,劉德書指導施工人員從一棵苦楝樹下挖出那3塊斷碑復原豎立在宋慈墓左側。這塊碑是1957年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托宋大仁先生撰寫的第一次重修宋慈墓碑記,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他是宋慈文化的傳播者 一直以來,劉德書是宋慈的“守墓人”,也是地方文化的傳播者。 作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劉德書經常利用節假日前往宋慈紀念園,為前來拜謁、學習、交流的訪客講解與接待。在這里,他既是負責人,也是解說員。 據不完全統計,宋慈紀念園年均吸引游客近3萬人,2020年以來,已有10多萬群眾在此接受宋慈法律文化熏陶。 “宣傳宋慈文化不僅是對法醫學鼻祖的紀念,也是弘揚正氣與正義,更是學習宣傳宋慈倡導的‘慎刑恤獄、禮法并用、重證據實、寬嚴相濟’等核心思想。”劉德書認為,宋慈法律文化精神深度契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賦予并形成了新時代宋慈洗冤澤物發展文化內涵,這也是新時代“蒲公英”普法的應有之意。 近年來,為進一步推廣宋慈文化,作為“蒲公英”普法宣傳志愿者的他經常深入政法機關、社區及社會各界,義務舉辦宋慈文化講座、普法宣傳近20場。與此同時,他還多次開展宋慈文化講解培訓,并在宋慈紀念園現場示范講解,將宋慈文化送到群眾身邊。 “我為家鄉的宋慈發聲,為宋慈代言,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宋慈、研究宋慈,弘揚宋慈精神,讓宋慈文化發揚光大。”劉德書如是說。 劉德書始終不忘依托宋慈文化開展普法,各項工作成績也都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和廣大群眾的好評。他曾先后榮獲建陽區“宣傳思想先進個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并獲得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作出積極貢獻”榮譽證書。 (本報記者 陳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