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糾紛如何“一站式”化解?近年來,石獅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在金融機構設立匯集多元解紛、訴訟服務、金融速裁、普法宣傳、社會治理多功能于一體的“普惠金融共享法庭駐行e站 ”(下稱“共享法庭”),通過“點線面”相結合,將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直接推進到金融機構“第一線”、人民群眾“家門口”。 高效分流 筑牢金融多元解紛“點” “謝謝法官、調解員這么有耐心,一次次組織我們調解,讓我們與銀行能夠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達成共識。接下來,我一定會如期還款。”11月24日,在“共享法庭”調解屏幕的另一頭,一起金融糾紛當事人陳某感激地說道。 為進一步深化金融類糾紛多元化解、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石獅法院立案庭引導金融機構從“訴前催收”轉變為“調解化紛爭”,將金融糾紛大體量通過調解化解。金融債權一經逾期,金融機構可利用“共享法庭”平臺,法銀協同推行“最具性價比”的調解策略,著力打造“源頭最優”多元解紛方式。 該院指導金融機構對糾紛分類整理,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糾紛化解方式,通過擇優續貸、催收調解、約定仲裁、賦強公證、簡易訴訟等方式主張權利,形成金融糾紛高效分流。同時,協助提升金融人民調解員的專業素養,指導“互聯網+人民調解+司法確認”解紛模式的運用,實現行業糾紛行業解,助力提高金融糾紛化解效率。 速裁快審 鋪設金融債權保障“線” “通過‘共享法庭’就可以完成立案材料提交、遠程視頻開庭、法律文書簽收等訴訟事項,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就能打官司,太便捷了!”日前,體驗完一趟沒跑法院就打完官司的某銀行工作人員感慨道。 這樣的便捷,得益于石獅法院積極構建的立體化金融速裁快審工作格局。 該院完善金融機構合同條款、訴訟材料的示范文本以及線上訴訟材料的上傳標準,金融機構可隨時隨地掃描紙質訴訟文件,形成電子訴訟材料,提交要素式起訴狀,通過金融辦案一體化平臺提交立案申請,加速訴調對接環節,提高金融案件審理質效,降低金融訴訟成本。 同時,在金融債權催收調解過程中完成送達信息修復工作,通過確認債務人的訴訟文書送達地址、增加電子送達等方式,提升案件文書送達及開庭審理等環節的流轉速度。針對金融案件批量化、類型化特點,結合實體審理“要素式”、訴訟程序“模塊化”、司法服務“信息化”三因素,形成“要素審理、快辦精審、質效兼顧”的立體化金融速裁快審工作格局。今年以來,金融案件平均審理周期26.34天,同比縮短12天。 強化預防 織密金融穩定治理“面” 為推動防范化解金融借貸糾紛、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石獅法院建立區域金融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基層金融穩定治理體系,主動聯合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定期開展金融風險分析研判工作。同時,分析類案原因,就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提示預警,提前采取措施;將預防性化解程序前置,對于經研判認為風險較大的糾紛,提前介入化解工作,防止因個案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石獅法院加強與金融監管機構協作,督促金融機構完善線上合同存證工作。引導金融機構提高證據保存的技術投入,重視證據保存與管理的信息化、常態化、專業化,避免虛假貸款等情況出現,助力提升金融審判質效,服務保障金融市場平穩發展。提供常見金融案件類型的生效裁判文書,通過“共享法庭”線上指導金融調解組織依法依規調解,實現金融糾紛“審理一案、調解一批、預防一類”。 此外,該院推進落實“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構建集中處理、資源共享、協同高效的金融糾紛多元解紛機制,防控區域金融風險,優化石獅市營商化境。 今年以來,石獅法院通過“共享法庭”成功化解金融糾紛1373件,其中當場主動履行337件,達成調解協議1036件。 (本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許冰冰)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