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20日訊 “冬季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主動協同,突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等重點,充分發揮“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作用,統籌推進落實打防管控建各項措施,堅決確保今冬明春社會安全穩定,更好守護人民幸福和安寧。本期公安法治專刊,聚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聽民警講述冬日里的暖心為民故事。 站在群眾角度去思考 我才能解開群眾“心結” 講述:賀韜 福州市公安局金山派出所民警 整理:陳宇航 張寧 我所在的福州市公安局金山派出所轄區面積約32平方公里,實有人口約38萬,住宅小區特別多。我每天接到的報警中,涉及婚戀情感、家庭矛盾的警情平均有4-5起,這類矛盾糾紛也是最難化解的類型之一,處理不好往往容易引發嚴重后果。 從事案件審理工作9年多,我調解過的家庭和情感方面的糾紛大概有上百起。我發現,雖然引發問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大致一樣,由于雙方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交流與思考,導致小矛盾在日積月累下變成大問題。 今年11月29日,一對夫妻因鬧離婚打架被帶到派出所。當時夫妻倆情緒十分激動,女方甚至揚言要輕生,我立即上前將夫妻二人分開。在向女方了解情況時,我發現她緊緊抱著孩子,身體還略微有些顫抖。我耐心安撫她的情緒,讓她漸漸恢復平靜,并對我說明了事情的緣由和經過。原來,夫妻倆吵架的關鍵分歧在于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經濟狀況。女方認為,男方長期在外打工,忽視對家庭和孩子的關愛。男方也大倒苦水,覺得女方對孩子太過寵溺,讓孩子滋生出眾多不良習慣。 賀韜化解一起婚姻家庭矛盾糾紛 了解全部情況后,我站在同樣作為父親的角度出發,從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法律責任等方面引導男方換位思考。男方逐步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承諾不再使用暴力,也同意與女方和諧溝通。看到夫妻倆相互諒解,一起牽著孩子離開,我發自內心地感到歡喜。 小矛盾可能引發大問題,尤其是摻雜著家庭和情感因素,更容易形成“心結”。我深知,一旦“心結”淤積,或者化解不及時,就會引發情緒和行為上的失控。所以,在處理此類矛盾時,我都會都采用“代入式”調解法,代入當事人的身份、境遇、角度,以同理心獲得當事人的認可和共鳴,幫助他們打開“心結”。 2021年底,在福州市公安局、倉山分局和倉山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所創新試點成立“e體+”多維調處中心,引入第三方專業調解機構,聯動區司法局、人社局、市場監管局等10余家單位共同介入。 記得就在上周天,一對夫妻離婚后,因房產、車輛分配問題引發糾紛。男方經常半夜去女方住處敲門,女方也帶著親屬到男方公司討說法,雙方多次報警,矛盾難以化解。為盡快打開雙方“心結”,我與調解員、律師和婦聯工作人員上門溝通,引導雙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經過近一周的努力,我幫助雙方厘清“經濟賬”,徹底消除分歧。從處理好一件事,到解決好一類事,我的業務能力在總結中不斷提升。 “冬季行動”開展以來,我還會同街鎮社區,對轄區存在風險隱患的矛盾糾紛開展排查,經常與大家分享心得體會,討論如何更好地運用同理心調解矛盾糾紛,并在調解后注重后期關懷。我覺得身為人民警察,只有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化解“心結”的鑰匙。 走到群眾心里去 讓群眾“有事都找我” 講述:鄭煌村 仙游縣公安局鯉南派出所副所長 整理:陳晴 我的轄區位于仙游縣鯉南鎮,共有8個社區、10個行政村、174家企業,流動人口多、行業場所多、鎮區商鋪多,相應的矛盾糾紛類型也比較多樣。 12月2日,轄區發生一起鄰里糾紛,雙方因為遮陽棚安裝的位置擋住采光的問題發生口角,其中一方多次提出拆除擋光部分的遮陽棚均被拒絕,便趁沒人時強拆了遮陽棚,得知情況后,我立即前往查看。 交談中,我發現雙方都是廣場舞愛好者,于是,我便化身為喜歡廣場舞的“小迷弟”,以興趣愛好、廣場舞團隊等為切入口,跟她們聊開了。慢慢地,她們也把我當成了晚輩、朋友,愿意心平氣和地跟我聊起這起矛盾糾紛,我也給她們提了個解決方案,一方拆掉遮擋采光部分的遮陽棚,另外一方對自己破壞的遮陽棚照價賠償。同時,我幫她們找了專業的維修師傅修理遮陽棚,在雙方的配合下,問題順利解決。 鄭煌村走訪轄區群眾 其實,解決群眾的矛盾糾紛沒有什么捷徑,我的“秘訣”就是要走到群眾心里去,多花點時間,多用點心思。在鯉南派出所的這兩年,我經常出現的地方就是社區、群眾家里。“有事找老鄭”成了社區群眾的共識。“快遞丟了”“廣場舞的位置被人占領了”“樓上空調外機太吵了”,不管是什么事、什么時候,我都會用我的“秘訣”,巧妙地為群眾解決這些問題。 不僅如此,我也通過借助外力,推動矛盾糾紛化解提質增效。我聘請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老復員軍人,并聯合法官、檢察官、警察、律師等社會力量參與糾紛調解,很多糾紛都能迎刃而解。 12月4日,我在巡邏時發現,包片的一個小區的電梯因業主搬運裝修磁磚不當導致變形損壞。電梯遲遲無法維修,造成樓內的十幾戶業主無法乘坐電梯,進而引發口角。為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我先后聯合縣城市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鯉南鎮人民政府及社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就此事進行會商,并邀請5家電梯維修單位評估報價。 經過與村干部、小區物業、業主一同座談,在各方的一致同意下,指定電梯維修公司對電梯進行維修,這起矛盾糾紛得以化解。隔天,小區業主專門定制了一面印有“警德高尚 仁心助民”字樣的錦旗送給我。 “冬季行動”開展以來,我每周都會到村居開展一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匯報會,同鎮村兩級干部一起對本周矛盾糾紛工作進行研究化解。同時,我也會對已辦結的案件定期回訪,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我覺得,社區警務工作千頭萬緒,更多的是一件件民生小事。穿上這身警服,我就要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用真心換民心。 守護小吃業主“錢袋子” 是我的“心頭大事” 講述:朱春玉 三明市公安局沙縣分局社會治理防控中心主任 整理:孫強 12月5日至16日,大雪時節,氣溫驟降,天氣寒冷得連呼吸都帶著白氣。在三明市沙縣區舉辦的“第二十八屆中國(沙縣)小吃旅游文化節暨第二屆海峽兩岸美食嘉年華”活動中,游客們穿梭在琳瑯滿目的攤位間,品嘗各色美食,體驗小吃文化。 “主會場從這里走”“請將車輛停在指定停車場”“小朋友,我幫你找媽媽”……指路、尋物、找娃,我和同事們巡邏在小吃節活動現場,每當群眾有需要的時候,我們都會準時出現。 此次活動機會難得,我帶上分局的反詐志愿者們一起出攤“叫賣”反詐知識。 要想讓游客們完全吸收“營養”,要做好充足準備。我結合去年的經驗,在11月底就做好了前期準備:寫了19份宣傳活動方案,并把方案制成表格,群發給各警種部門共同參與。我還設計了一些小游戲,制作了手冊、海報、宣傳牌,讓群眾通過互動參與的方式,加深對安全防范知識的記憶,讓這道“安全美食”像沙縣小吃那般香飄萬里。 朱春玉(左二)在小吃旅游文化節美食節現場,向商戶和群眾宣傳反詐知識 此外,我還變“定點”為“流動”,主動“上門”,針對那些固守在攤位上走不開的小吃業主開展反詐宣傳。12月8日上午,當我和反詐志愿者們到一位賣扁肉拌面的攤位前時,我發現了一個可疑情況。 “用手機點點就行嗎?能賺錢嗎?”當時,攤主正在打電話,對話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很像投資理財類的詐騙電話。等攤主掛了電話,一問情況,果然,對方說只要點擊鏈接,下載App并注冊,按照“導師”要求進行操作,就能賺取巨額回報。攤主說,現在小吃生意越來越好,掙了點錢,電話里豐厚的利潤讓她有點動心,準備投資嘗試一下。 “這是投資理財類詐騙!只要涉及錢款,不管對方說什么,都不要輕易相信。”正勸說著,我突然想起來,前段時間,我還為小吃業主們上過反詐防騙宣講課,便馬上翻出當時宣講的照片給她看,還把宣講會上的案例再次說給她聽。聽后,她突然清醒,馬上拉黑對方電話,放棄投資想法。“多虧了你們,不然我真的要被騙了。”攤主感激地說道。 “冬季行動”以來,我結合小吃文旅主題活動,開展反詐宣防活動19場,受教育覆蓋面超8000余人。我還在多個小吃業主服務群里每天多次提醒,我相信只要多宣傳一次,就少一人受騙,要把反詐宣傳網織得再密、再牢一些。 小吃是大產業,亦是大民生。近年來,我們沙縣走出了一條特色的小吃產業發展之路,小吃業主們的腰包是靠辛勤勞動鼓起來的,我想,如何用心守護好小吃業主的“錢袋子”,永遠是我時時思考的“心頭大事”。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