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客安心 房東放心 ————廈門市集美街道全力開展出租自建房管理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2月25日訊 百年學村,嘉庚故里,一幅新畫卷正徐徐展開:藍天飛白鷺,紅瓦展飛檐,處處彌漫著書香氣、人文味、文明風,是一座讓居民安居、學生樂學、游客享玩的現代化街區。 近年來,集美街道積極推進治亂創安,緊盯“宜居、宜業、智慧、和諧”的治理目標開展城中村治理,以“大社新村”為試點,瞄準城中村出租自建房管理的難點、頑點問題,聯動多部門攥指成拳,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并借助科技賦能形成管理閉環,將大社新村打造成“租賃友好型”社區,讓租客安心、房東放心、居民生活“加薪”。 打造“租賃友好型”城中村 每層配齊煙霧報警器、逃生指示牌,放置滅火器,每戶裝好應急逃生窗…………最近。盛光社區的房東小陳按照消防部門的要求,對自建房進行“微改造”,以迎接接下來的“星級認定”。 剛聽說社區要開展出租自建房“星級管理”時,小陳拍手贊成,“自建房的管理做好了,不僅提升我們自身的居住環境,形成‘招牌’打出去后,也能提高我們房子的出租率。” 廈門市集美區盛光社區深獲租房者們的青睞。轄區70%以上的自建房用以出租,活躍經濟的同時,也帶來治理挑戰。 “城中村自建房在消防安全、社會治安、物業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存在短板。”集美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4月中旬起,集美街道率先在全區探索自建房星級認定管理模式,拋去政府“大包干”的做法,讓群眾在制度設計之初就參與進來。 從哪些方面改造提升?怎樣推進落實改造提升?集美街道問需于民,但不擾民、不填表,多次召開專題推進會、組織相關座談會、專題研討會,街道領導每周常態化到群眾中走訪,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資料,汲取群眾智慧,調動和激發群眾的積極性與參與性,讓此項探索在動態中微調,在微調中提升。 集美街道辦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入戶調查時,自建房出租“星級管理”這一探索獲得群眾百分百支持,且房東參與治理動力充足。 “聽說街道要在我們這里試點打造‘租賃友好型’城中村,我舉雙手贊成,有了部門的指導,我們按照要求規范管理好自家的出租房,讓自建房跟小區套房一樣舒服,租客住得安心,我們自己也放心。”轄區一房東說,“星級管理”的實施讓自建房在租賃市場上有了更多優勢。 多部門攜手發力提升治理效能 職能部門提議,網格員建議,居民參與,一項“自下而上”的社會治理創新的雛形已經形成:針對城中村三大治理難題,形成治安、消防、綜合三大模塊,23個項目的星級認定模式。 如治安模塊中需要采集:租住人員信息、單位信息、從業人員信息、煤氣情況、電子屏信息、無人機信息;消防模塊包含:聯網煙感報警系統、逃生窗建設、自動噴淋系統、滅火設施、防火分隔、公共樓道亂堆雜、飛線充電等情況;綜合模塊則囊括了租賃經營、物業、環境維護等內容。 集美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三個模塊都被認定為好等次,即可得到三顆星;相應的,哪個模塊沒做好,就會失掉相應的星級,并將情況展示在出租屋前。 “把出租房安不安全、房東靠不靠譜‘曬’在陽光下,也倒逼房東主動負起主體責任,加入到治理中來。”相關執法人員說。 過去,遇到治安信息申報、消防通道亂堆雜、飛線充電等問題,執法人員依靠勸導等執法手段,只能一時起作用,過段時間后又故態復萌,“而這一‘市場化’手段非常見效”。相關執法人員說。遇到執法不夠格、勸導效果差、屢教不改等治理難點時,執法人員就可通過小程序的認定界面立即開展認定工作。決定是否給星,這是治理手段和執法工作的有力補充。 盛光社區工作人員跟記者講了一個案例。在塘埔路,倆房東因堆雜的事情爭吵起來。本來,兩棟房子中間可以過人,但是其中一家把花盆、箱子等雜物堆放在那,導致人無法通行,兩家人產生矛盾。網格員走訪發現這個問題后,上報給城管部門,執法人員和網格員一起到現場勸導,并講解“星級認定”的要求。在“差評”壓力下,房東很快將雜物清理干凈,讓出通行道路。 目前,街道10個認定單位都已經行動起來,訪查自建房出租屋存在的問題,并要求房東加急整改。 接下來,不達三星的出租屋將作為集美街道各部門共同的治理目標。網格員和認定單位,將按照規定對評定為一星、二星的出租自建房定期開展巡查,有效統籌駐街執法人員、微消人員、社區網格員、社區民警、大物業人員等基層治理力量,解決“頭痛醫頭,單打獨斗”的治理問題,構建聯合發力、同向發力的治理格局。 善治閉環插上智慧之翼 出租自建房“星級認定”切口小,但涉及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項“小而精”的系統性工程。為了實現管理閉環,真正解決治理問題,集美街道還借助大數據賦能,開發小程序————“庚安星”,讓數據跑路,效能提速。 對于消費者來說,“庚安星”小程序相當于掌上的“出租屋經理人”,可以在屏上進行出租屋篩選。點開一張圖,可以看到轄區所有出租自建房的星級情況,點進去還能看到房屋的具體信息,如房東的聯系電話、套房出租數量、房子的外觀情況等等,以此來選定心儀的房屋,便于進一步實地查看。 同時,“庚安星”小程序也是基層工作人員的信息收集、反饋的“得力助手”。工作人員根據條目“按圖索驥”逐項檢查和收集房屋的信息,發現問題,點對點上報至執法部門,跟進處理。 集美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層工作人員報送問題,認定單位接收問題,針對問題動態化開展認定工作。 此外,對于不給“星”的,還會生成整改路線圖,匯總到街道進行督辦,傳達壓力給到相關執法部門,打通處置鏈條的盲點,最終形成工作閉環,助推“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提質增效。 “這個星級不是不變的,只有動態化、閉環化管理,這項機制才能一直實質性運轉起來。”集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榮輝說。 技術賦能下,多部門共享治理信息的同時,也拓展了治理渠道與執法手段。在部門的聯合監督下,“星級認定”成了房東的“緊箍咒”,房東從“要我改”到“我要改”轉變,一場房東“追星”、社區“上新”的運動正在集美街道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本報記者 余晶 通訊員 葉衛川)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