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攥指成拳 救急救困暖人心 ————建寧縣檢察院多措并舉推動司法救助工作走深走實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3日訊 近年來,建寧縣檢察院始終秉持司法為民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司法救助“救急救困”的民生保障作用,堅持“應救助盡救助”原則,主動深挖司法救助線索,強化精準發力,堅持重點救助,積極探索“司法救助+”新模式,延伸司法救助功能觸角,拓展救助渠道,讓救助工作發揮最大效應,達到案結事了的效果。2022年以來,共救助16件16人,累計發放救助金額36.56萬元。 堅持合縱連橫 凝聚司法救助合力 “感謝檢察機關對我們的關心,感謝兩位檢察長百忙之中到家里來看望我們,這5萬元真是解決了我們家的燃眉之急!”2022年7月,三明市、建寧縣兩級院檢察長一行到建寧縣某鎮開展司法救助工作,慰問救助申請人小紅(化名)一家,小紅父母接過救助金,不停地說著感激的話。 據悉,小紅是一起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建寧縣檢察院在辦理該案中發現小紅患有“中度精神發育遲滯”,病情需長期治療。同時,其生活無法自理,需專人照顧,又因該案導致病情加重,且無法獲得賠償,生活狀況達到雪上加霜的地步,亟需幫扶救助。 建寧縣檢察院第一時間依職權及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最終為其申請了5萬元國家司法救助金,遂有了開頭一幕。 攥指成拳,合力致遠。為讓司法救助向外拓展、向內延伸,建寧縣檢察院牢固樹立全院“一盤棋”思想,強化系統觀念和統籌意識,將司法救助工作貫徹到檢察辦案各環節、全過程。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內部線索發現、移送、辦案結果反饋、協作配合工作機制,業務部門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可能具備司法救助條件的案件線索向控申部門推動辦理,對于復雜疑難案件,由分管檢察長牽頭,控申、辦案部門共同參與,形成司法救助各業務部門融合辦案的良好局面。 在加強內部協作的同時,著力構建“1+N”社會化多元救助格局,積極搭建司法救助大平臺,加強同民政、教育、婦聯、鄉村振興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協同有關部門共同開展辦理低保、減免醫療費用、解決就學等社會幫扶,形成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互補,防止受損群眾后續返貧,確保救助持續效果。 聚焦特定群體 精準救助靶向發力 該院堅持把司法救助作為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抓手,準確甄別五類農村地區貧困救助對象,針對申請人住在山區交通不便且行動不便情況,辦案人員變“上門求助”為“上門救助”,開展調查核實,協助指導救助申請,上門發放司法救助金,為群眾提供“零次跑”“零距離”貼心服務。 2023年11月,受害人魏某英因一起交通肇事案造成左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左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住院治療花費近4萬元,犯罪嫌疑人周某全家庭十分困難,通過村民自籌和借款用于賠償魏某英和其他被害人損失共計12萬元,目前已無賠償能力。 “魏某英屬于農村困難婦女,受傷后無勞動能力,后期還需一筆康復費用,家庭十分困難,符合檢察機關重點救助農村困難婦女的條件。”承辦檢察官了解情況后,主動“上門服務”,為行動不便的魏某英送去司法救助金3.9萬元,著力打通司法救助助推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 “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隨著建寧縣檢察院救助保障人群范圍越來越廣、力度越來越大,因案施策的精度也愈發入木三分:樹立“止于至善”理念,探索“圓和合”矛盾化解機制,堅持社會治理、救急扶困同步進行,互融并進,綜合運用“領導包案+刑事和解+公開聽證+司法救助+社會幫扶+釋法說理”等多元化措施,聚力助推矛盾化解“最優解”。做實做好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根據被害人自身情況提供經濟救助、身心康復、復學就業、法律支持等多元綜合救助,實現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的有機銜接,提升救助效果。2022年以來幫助救助對象解決低保1人、減免相關費用、協調解決就學問題2人。 完善長效機制 寫好司法救助“后半篇文章” 案結事未了,情更未消。建寧縣檢察院深入貫徹“一次救助、長期關懷”的司法救助理念,將被救助人納入長期關愛對象,對救助舉措是否落實到位開展監督,對政策范圍內未落實的及時督促相關部門予以解決。通過電話詢問、上門走訪、委托回訪等方式,長期跟蹤了解其生產生活、心理恢復、家庭變化、救助資金使用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防止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同時,協調婦聯、民政、殘聯等部門開展聯合回訪,解決醫療補貼、低保、殘補等問題,做到救助一個對象、挽救一個家庭。 不僅如此,該院還建立“司法救助+動態監測”救扶銜接機制,依托縣鄉村振興局對農村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的動態監測機制,實現對因案致貧的農村脫貧人口等重點人群進行動態跟蹤,通過召開聯席會議,交流研討動態監測情況,確保信息資源共享。對五類農村地區貧困當事人等重點救助對象開通綠色通道,打造程序優先、資金優先、方式優先救助機制,提升司法救助實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在一起周某全交通肇事案中,由于救助對象危某賜為伊家鄉建檔立卡脫貧戶,家庭十分困難,案發后被告人僅賠償喪葬費5萬元,不足以賠償其損失,符合農村地區重點救助對象條件。建寧縣檢察院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開辟綠色通道優先辦理,發放救助金1.3萬元,并將有關情況移送鄉村振興局,落實精準幫扶措施。 2022年以來,為當面提交救助資料確有困難的申請人提供幫助20余次,對已辦結的16件國家司法救助案件開展回訪工作9次。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王鑫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