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紛爭一朝解 ————漳州市龍海區隆教司法所成功化解一起經濟糾紛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7日訊 擁有一處安定的居所,是百姓內心最為樸素而真摯的渴望。然而,房屋糾紛尤其是房屋質量糾紛一旦滋生,往往會給百姓的平靜生活帶來諸多紛擾。近期,漳州市龍海區司法局隆教司法所成功化解了一起由自建房漏水所引發的糾紛,為雙方當事人帶來了皆大歡喜的結果。 2018年底,隆教畬族鄉白坑村的蔡某一家滿懷憧憬地啟動了新房的建設,將土建及裝修的重任托付給了鄰村的泥水匠王某。歷經數月的施工,新房于2019年3月底完工。然而,這本應是慶祝的時刻,卻因房屋多處漏水而蒙上了一層陰影。盡管雙方曾嘗試以泡沫膠水進行補救,但成效并不顯著,這讓蔡某一家深感不滿。 五年來,雙方圍繞房屋漏水問題的處理爭執不斷,始終未能達成共識,導致5.8萬元的尾款至今未能結清。面對這一棘手的僵局,雙方在2024年11月27日決定向隆教鄉人民調解委員會尋求幫助。 接到申請后,隆教司法所立即介入調解。鑒于雙方抱怨頗深,司法所所采取“先分別了解,再當面對質”的方法進行調解。 蔡某一家認為從基礎地梁、主體初建到裝修完工均由王某一手施工,出現這種質量問題,均是王某的責任,并明確表示,只要漏水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解決,他們愿意支付全部尾款,同時表示不接受減免支付工資的建議。而王某則始終堅持認為,漏水問題的根源在于地基不平導致的瓷磚龜裂,與自己的施工技術無關。 在初次調解中,王某漸漸展現出了誠意,愿意為施工不當承擔相應責任,并主動提出減免1.8萬元尾款的方案。然而,蔡某一家則希望王某能夠徹底解決漏水問題。雙方因此再次陷入了激烈的爭執中。 面對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的局面,隆教司法所的調解員迅速轉變方法,提出到現場實地勘查。到現場勘察后,確認漏水問題確實存在,但原因錯綜復雜,既包含施工上的瑕疵,也受地質下沉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由于時間跨度長、因素眾多,給責任界定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在現場,蔡某情緒激動地說道:“我全額給你5.8萬元,再額外加2000元,但你必須幫我徹底解決漏水問題!”王某在權衡修繕成本與未來可能再次出現的漏水風險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調解工作一時又陷入了僵局。 調解員敏銳地洞察到蔡某年事已高,家中事務多由兒子主持。鑒于蔡某兒子與其叔叔關系緊密,調解員巧妙地邀請了叔叔參與調解。在叔叔的積極參與下,調解氛圍逐漸變得輕松起來。雙方以茶話會的形式坐在一起,真誠地交流著彼此的想法與訴求。 針對蔡某一家希望重新修繕的迫切愿望,王某坦言自己支付工人工資存在實際困難,難以繼續承擔這項工程。尾款全免讓王某心有不甘,而全額收取尾款則讓蔡某一家覺得不公。因此,雙方圍繞漏水補救的可行性與尾款金額的確定展開了深入而細致的討論。 經過多輪協商與不懈努力,雙方終于找到了利益的平衡點,將尾款金額確定為2.5萬元。蔡某一家同意協議簽訂后立即支付,并自行負責房屋修繕事宜;而王某則鄭重承諾不再對此事提出任何異議。雙方當事人在協議上鄭重簽字,這場持續數年的矛盾糾紛在隆教司法所一天的高效調解下得以圓滿落幕,有效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升級與激化。 (本報記者 蔡欣利 通訊員 李毓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