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處平潭北部的蘇平片區,三面環海,被稱為“平潭北大門”,有著豪邁絢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是一片承載著光輝革命歷史的紅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里產生了許多英勇無畏的故事,眾多革命志士投身其中,積極參與解放事業,為平潭革命斗爭做出了卓越貢獻。 蘇平片區自然風光 民主村,原名玉嶼村,位于平潭西北角,村落依山傍海的地形條件為其在革命戰爭年代給予了革命游擊隊活動以有利掩護。該村革命歷史可追溯到1938年,當時村里的進步青年吳秉圖加入閩中特委游擊隊,后回村發動青年秘密組織海上游擊隊,為抗日救國而戰。此后,中共玉嶼黨支部、平潭游擊隊隊部在玉嶼村先后設立,這里逐漸形成了成片的革命根據地。 90年來,共產黨人的精神在這片土地代代相傳。“以紅色為底色,鑄牢忠誠品格,汲取先輩奮斗力量!立足崗位、積極履職,維護蘇平轄區長治久安!是我們隊伍建設的核心所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蘇平支隊支隊長楊峰說。 1949年5月5日晚,平潭游擊隊117名戰士從民主村的玉嶼炮樓前出發去攻打縣城的中正堂。這場戰斗取得勝利后,游擊隊乘勝追擊并解放了平潭全境。1949年5月13日,福建省內解放戰爭時期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平潭縣人民政府成立。 蘇平支隊在史跡館大門前合影 “平潭革命史跡館”于2023年在民主村建成開館,總建筑面積約1376平方米。館內以豐富的革命歷史文物、翔實的文史資料和現代多媒體表現形式,生動直觀地展現了平潭革命史實,是平潭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蘇平支隊在炮樓前合影 面對著史跡館大門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上,佇立著“玉嶼炮樓(碉堡)”,碉堡建于1947年,是在中共玉嶼黨支部領導的平潭人民游擊大隊帶領下,由全村男女老少獻工獻材共同修建而成。它由石頭壘成,呈圓柱形,高約八米,周遭布有架設槍支所用的22個方形孔洞,墻體上至今留存著當年戰斗的彈痕。 “這些革命史跡、文物,是我們開展黨建思政教育的最生動教材。尤其是青年民輔警,支隊黨支部都會組織他們到這里瞻仰紅色舊址、了解革命故事,教育大家要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要在崗位工作中將‘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思想自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楊峰表示。 蘇平支隊參觀史跡館 長期以來,蘇平支隊著力做實黨建引領保障,牢牢把握“公安姓黨”的根本政治屬性,充分利用轄區紅色資源,挖掘打造具有蘇平地域特點、公安特色的黨建品牌,切實做到以黨建帶隊建,以黨務強業務。 “在海邊熱門景點,隨處可見警察和交通志愿者們在維護交通;車流雖大,但在他們的引導下,通行井然有序,讓自駕到此的我們很有安全感!”十一期間,帶著孩子前來游玩的浙江游客朱先生說。 支隊民警在轄區疏導交通 “與民宿方因行程收費有一些分歧,公安民警第一時間出警到場幫助協調;現在事情圓滿解決了,我們感到很暖心!”5月4日,來自福安的游客張女士說。 支隊民警在民宿幫助群眾處理糾紛 近年來,平潭成為沿海旅游熱門城市,多個“網紅打卡點”位于蘇平片區,各景區年內累計接待游客數量已超10萬。 蘇平支隊在轄區實施旺季“旅游警務”,聯合交警部門創建蘇平“綠燈通行”景區,做實做優涉旅新業態服務管理工作,為群眾提供安心舒心順心的旅游環境。 支隊民警在民宿開展服務管理工作 同時,著眼“派出所主防”公安工作思路,蘇平支隊下大力氣做優“群眾型警務”,廣泛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在北部廊道、石牌洋景區、漁排養殖區等處,組建起“蘇平義警青年巡邏隊”,夯實預防警務群眾根基。 群防群治隊伍在民警帶領下進行轄區巡邏 “義警隊”根據游客流量“潮汐”用警、靈活出動,在旅游高峰期穿梭于景區內各個點位,實時維護景區秩序、疏導交通、化解風險、回應求助。 從警已有15年的民警林萬建是“義警隊”的帶隊民警之一。今年7月,景區商戶楊先生專程來到蘇平支隊送上錦旗,感謝林萬建與輔警俞基松在高溫烈日下,經過現場查找及數個小時的排查,為其找回了運輸過程中丟失的貨物。 林萬建獲贈錦旗 今年以來,蘇平支隊接到景區群眾求助警情330余起,投入警力1100余人次,為景區群眾提供尋人找物、應急救護、遇險撤離等各類救援幫助190余次。 支隊警力在旅游景區救助群眾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边@句蘇平百姓朗朗傳述的俚語,描繪的是1949年人民游擊隊第一次解放平潭、后又配合解放大軍渡海作戰再度解放平潭,軍民團結一心克敵制勝的光輝情景。 蘇平支隊民警服務幫助群眾 想到這句話,林萬建感慨地說:“當年,老一輩共產黨人與蘇平百姓結下魚水情誼;我們作為‘紅色蘇平’的守護者,更要傳承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弘揚愛民傳統,將群眾事當成自己事,在處警救助中走心用情?!?/p> (文: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蘇平支隊 郭鵬韋華 )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