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我不對,只顧著自家的生意,沒考慮到老鄰居的生活質量。” “我之前態度也不好,鄰里之間還是該有商有量。” 近日,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法院霍童法庭聯合霍童派出所、司法所、興賢村委會組成的聯動調解小組,利用“庭所聯動”調解機制,成功調解一起因噪音引發的鄰里糾紛。 林某是一名盲人,與陳某系一墻之隔的鄰居。由于陳某家庭作坊需在夜間生產米粉,機械設備產生的噪音影響到林某的正常生活,雙方為此多次發生口角。幾次私下協商未果后,林某只得向村委會、環保、工傷部門反映,但均未得到有效解決。日復一日的噪音讓林某不堪其擾,雙方矛盾也日益激化,最終,林某在哥哥的攙扶下來到霍童法庭,要求陳某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 “林某是盲人,行動不便,如果走訴訟程序,對其無疑也是負累。且兩家是多年的老鄰居,打官司也勢必影響雙方感情。”收到立案材料后,霍童法庭法官仔細梳理案情經過,發現雙方矛盾糾紛并非無解。為了妥善解決這起糾紛,法官于是聯系當地派出所、司法所、村干部,形成合力,主動上門入戶調解。 “做米粉是我們家唯一的生計來源,如果因為噪音這種小事就停工,那我們一家以后怎么生活?” “你要生活我就不要生活了嗎?機器聲那么大,我每個晚上都睡不好,長此以往健康狀況出現問題,你能承擔起責任嗎?” ………… 案件調解之初,法官計劃讓雙方坐在一起協商溝通,但才到雙方家門口表明來意,二人就已開始互相指責、埋怨。雙方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案件調解陷入僵局。眼見“面對面”的溝通不利于糾紛化解,反而使得矛盾進一步激化,法官立即與聯動調解小組成員會商,決定采取“背靠背”的調解方式促成雙方和解。 通過拉家常式的閑聊,調解小組了解到,林某此前長期在外從事盲人推拿工作,由于生意不景氣,數月前才回到老家。因其父母均已過世,便與哥哥一同生活。 “我也不想與鄰結怨,但是多次和陳某協商解決噪音問題,他都不予理會。后來我又幾次向有關部門反映,陳某每次口頭答應后,沒幾天又恢復生產。”林某憤憤地說,尤其在夏季,陳某每天凌晨就開始作業,嚴重影響他的睡眠。 詳細掌握林某實際情況后,調解小組成員對陳某進行耐心細致的釋法說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有明確規定,對于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違法行為將予以處罰。林某是盲人,對聲音的捕捉也更為敏感。作為鄰里,你們更要彼此關照,互相幫助啊!” 在調解小組情、理、法多維度疏導下,陳某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學會換位思考,對林某的訴求也不再一味排斥,表示愿意作出讓步。 眼見雙方情緒都已平和,調解小組當即召集雙方到村委會議室內,擬定了調解協議。陳某承諾,夏令時每天早上六點半之后開始生產,其余時間于每天早上七點之后開工,節假日期間于晚上十點前收工。林某對該方案表示同意,雙方達成了共識,并在調解小組的見證下簽訂了調解協議書。至此,該起鄰里糾紛得以妥善化解,多年老鄰居終于握手言和。 (本報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黃佳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