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領百萬“扶貧款”,先淋兩天雨? 警方提醒:警惕淪為騙子轉移贓款“工具人”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8日訊 下載“扶困同行”APP,再成功淋雨兩天就能領取150萬“扶貧款”?可千萬別被這個巨額數字沖昏頭腦,掉入陷阱。日前,南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水頭中隊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和某,破獲詐騙案一起。 2024年11月25日,云南女子和某得到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自稱鄉村振興工作人員的王某麗告訴和某:“我正在做一個鄉村振興的項目,擁有地方銀行卡的參與者,下載‘扶困同行’APP可以免排隊審核獲得150萬元。” 在金錢的誘惑下,和某根據對方提供的鏈接,下載了“扶困同行”APP,并主動聯系了放款提現負責人“趙主任”。隨后,“趙主任”聲稱扶貧款發放條件必須是地方銀行經常使用的一類卡,如不常使用需要將銀行卡寄到指定“網點”進行流水“包裝”。同時,還需成功淋雨兩天,完成“苦難”即可順利下發。為了盡快拿到150萬元“扶貧款”,和某毫不猶豫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交易密碼等信息,配合對方“刷流水”。 與此同時,南安市水頭鎮的陳先生被網絡詐騙了13萬余元,其中部分贓款系通過和某的銀行卡轉移。原來,領取“扶貧款”是假,“洗錢”才是真。但此時的和某還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美夢中,殊不知已經成了詐騙分子轉移贓款的“工具人”。 緊接著,“趙主任”提出,若分享一位家人辦理“扶貧款”獎勵100元“大愛津貼”。于是,和某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洪某,在巨額“扶貧款”和小額“利潤”的催動下,洪某如法炮制地上演“工具人”戲碼,當他們還想發展成員不斷壯大隊伍時,南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的民警找上了門。 警方提醒: 不法分子以國家鄉村振興項目為誘餌,以申請“高額扶貧資金”為噱頭,誘騙群眾下載虛假APP,利用當事人逐利的心理特性,以“包裝流水”的名義將涉詐資金轉入當事人賬戶,并引導其將資金轉至指定賬戶或前往銀行柜臺取現,后銷毀轉賬憑證,增加警方追查難度。實際上所謂的“刷流水”就是用當事人的銀行卡接收涉詐資金再轉到指定賬戶或前往銀行柜臺取現完成“洗錢”,一旦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就會淪為犯罪分子的幫兇。 (本報記者 葉華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