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城縣司法局探索社矯“公益活動助農”新模式———— “受矯者”變身致富帶頭人 “以后其他矯正對象有什么農業種植方面的困惑,您盡管帶他們到我這里,像今天這種農業培訓課,我都是免費給大家上的。”近日,連城縣司法局廟前司法所組織14名社區矯正對象,前往郭某的“公益活動助農”————絲瓜種植園區參觀學習,郭某對該所負責人說道。 一年前,郭某因挪用企業資金270余萬元進行盈利活動,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社區矯正期間,廟前司法所針對郭某個人情況開展愛國教育、勵志教育、感恩教育,逐漸讓其價值觀有了很大改變。 郭某在社區矯正的閑暇之余,看到田間地頭的農民辛苦勞作而收入不高,她心里突然有了一個“我也應該為社會”做點什么的念頭。 于是,郭某找到企業技術指導員,經過探討調研,發現特種絲瓜種植既符合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又有市場前景。可如何說服村民擯棄幾十年的勞作經驗,相信跟她一起干能致富是更為棘手的問題。 實踐出真知,郭某明白,只有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成功,才會相信她,她遂決定自己帶頭干。深入田地,穿著白衣、西褲卻是泥手、泥腿,郭某這一反差的形象在當地引起熱議。 半年后,郭某科學育種、精心管理的絲瓜從種植到收產僅40天,畝產達到8000斤,震驚周邊村民。產出的絲瓜品質上乘、口感出眾,吸引高端市場的關注,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和高效的物流體系,她的絲瓜產品實現航空直供,直接送達超市貨架。 種植絲瓜成功,并不是郭某的終極目標,讓更多的農戶通過科學種植增產增收,才是她的根本目標。為此,郭某聘請當地富余勞動力,邀請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為村民進行定期的技術培訓,對前來參觀請教的村民毫無保留地傳授種植知識。村民還能在她這里認領一小片“實驗田”用于操作實踐,減少農戶自行操作帶來的損失。 在郭某的帶領下,絲瓜種植已經成為當地20多戶農戶致富的主要方式。下一步,郭某還準備與村合作社合作,擴大絲瓜種植,研發推廣辣椒種植,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多更優的致富途徑。 郭某的案例是社區矯正“公益活動助農”模式的一次成功實踐,是連城縣司法局在社區矯正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與成功探索。如今,連城縣正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和愛心人士參與到社區矯正的事業中來。并通過媒體報道、社會宣傳等方式,廣泛傳播社區矯正公益活動的成功案例和正能量故事,讓“受矯者”變身“鄉村致富帶頭人”。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陳健)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