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雁石溪中,有一尊形似大雁的石灰石,多年來,當地流傳著“神雁”攘除蝗災、庇護民生的典故。而坐落于此地的雁石法庭,在代代相傳的“頭雁”精神引領下,發揮司法職能,守護一方公平正義,成為化解基層矛盾、維護司法公正的“暖心人”“貼心人”“有心人”。 做司法為民“暖心人” 2024年10月,張女士帶著3歲的女兒走進雁石法庭尋求幫助。原來,張女士與陳先生半年前協議離婚,約定陳先生每月支付撫養費2500元,但離婚后,陳先生對女兒不管不顧,撫養費分文未給。村居法官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與陳先生聯系,可陳先生態度模糊,試圖逃避責任。 “你們的婚姻雖已結束,但血緣親情是斬不斷的紐帶。法律規定,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不會因婚姻關系的解除而消失。這不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為人父母的責任與擔當。” 調解中,法官邀請張女士、村干部以及鎮司法所調解員一同前往陳先生家中,耐心向雙方闡釋情理法。 經過多輪協商調解,在法理與情理的雙重引導下,張女士與陳先生達成和解,約定撫養費標準,并簽訂調解協議。陳先生認識到錯誤,全額支付拖欠的撫養費。 2024年以來,雁石法庭的村居法官通過一次次努力,將司法服務延伸到村居的每一個角落,累計化解各類家事矛盾糾紛102起,成為百姓心中司法為民的“暖心人”。 做多元解紛“貼心人” 2024年11月,林大伯焦急地到銀雁新城“和雁”訴非聯動工作室,訴說自己被同村郭先生拖欠一萬多元工資的遭遇。原來,林大伯在郭先生家承接裝修勞務,工程完工后,郭先生卻以“資金周轉不足”為由,工資一直拖著未結算。 了解情況后,“和雁”訴非聯動工作室迅速啟動調處預案,邀請林大伯與郭先生面對面調解。雁石法庭熊盛賀法官仔細分析糾紛涉及的法律問題,給出清晰明確的法律意見。同時,工作室邀請熟悉村情的離退休村干部及鎮人大代表參與調解,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最終,郭先生同意按期支付裝修款。 自2023年2月“和雁”訴非聯動工作室成立以來,通過邀請各方力量參與訴前糾紛化解,已成功解決100余起糾紛。他們將傳統文化、公序良俗、村規民約等融入調解過程,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為群眾提供貼心的多元解紛服務。 做助企紓困“有心人” 2024年12月,龍巖龍雁經濟開發區某化工企業的陳經理向駐園區法官工作室鄭冬偉法官求助,稱員工不遵守管理,擅自離崗,工作效率低下。鄭冬偉深知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立刻深入企業實地調研,找出問題癥結。經了解,企業存在隨意增加員工工作時間、未足額支付加班工資以及欠繳社保費等問題,導致員工怨聲載道,工作積極性受挫。 “企業與員工是命運共同體,只有依法依規經營,保障員工合法權益,才能實現企業長遠發展。法律的紅線不可觸碰,這不僅是對員工負責,也是對企業自身負責。”鄭冬偉以法律為準則,約談陳經理,嚴肅指出企業在用工方面的問題。同時,雁石法庭針對園區企業用工的訴訟風險,及時向管理部門發送司法建議,指導企業完善勞動用工規章制度。對于一些復雜的用工糾紛,法庭及時與當地政府溝通,形成府庭聯動的強大合力,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在法庭的幫助下,該化工企業逐步整改,走上正軌。 近年來,雁石法庭駐園區法官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為園區企業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成為企業排憂解難的“有心人”。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蘇俊瑞 曹曉丹)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