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監獄第六監區舉辦“詩詞促新生”教育活動———— 詩意救贖,邁向光明未來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17日訊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新年伊始,一場別樣的“詩詞促新生”教育活動在武夷山監獄第六監區徐徐展開………… 在高墻內這方特殊天地,武夷山監獄第六監區民警化身文化使者,以詩詞為磚、詩意為燈,為服刑人員筑就新生之路。 詩韻沁心 滌蕩靈魂 詩詞大講堂內,管教民警帶領服刑人員與古人“對話”————從詩詞的平仄韻律間,挖掘古人修身內省的智慧;以古典審美為鏡,映照出服刑人員內心的荒蕪與渴望。 針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改造消極的服刑人員李某,民警巧用提問搶答方式,激發其參與熱情,以膾炙人口的詩句喚醒其對回歸社會的向往。 借“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傳遞親情溫暖,觸動心底的柔軟;憑“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培植愛國情懷,驅散精神陰霾…………許多像李某一樣酷愛詩詞的服刑人員,每一次課后都有明顯的轉變,這便是詩詞力量的有力見證。 詩海揚帆 探尋正途 一些服刑人員的心靈仿若迷途之舟,囿于過往認知,難尋方向。第六監區管教民警深知其苦,在解讀詩詞故事環節,從法治教育的角度入手,以古人跌宕人生為帆,引領這些服刑人員沖破迷茫霧靄。 十八分監區服刑人員吳某曾有著體面過往,面對刑滿的人生岔口,他滿心彷徨。課堂上,民警借蘇軾“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之語點化吳某:困境不過是人生序章,過往亦能化作新生基石。這如醍醐灌頂,讓吳某領悟到人生多元可能,重拾改造信心。 詩聲喚志 邁向新生 當詩詞朗誦之聲在監區回響,那是靈魂的吶喊,是重生的誓言。第六監區服刑人員江某一度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吟誦中淚濕眼眶,往昔過錯似荊棘刺痛心房。 課堂上,民警適時以“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開導,勸江某放下過往、珍視未來。同時,民警還以“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鼓舞服刑人員:只要心懷希望、積極改造,人生終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翁晟 陳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