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17日訊 近年來,莆田兩級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多元解紛渠道,創新“法官+人大代表”調解工作機制,邀請人大代表參與法院民商事糾紛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代表長期扎根基層、密切聯系群眾、通達社情民意的優勢,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以協作之力,繪法治“楓”景 莆田法院注重優化人大代表特邀調解機制,進一步拓寬人大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也為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注入了新動能。 2024年4月,仙游法院成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事調解工作室”,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調解家事糾紛,形成源頭解紛的工作合力。 “您同意接受調解嗎?”“同意!”在征求當事人同意后,承辦法官聯系了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事調解工作室”值班的省人大代表傅麗云作為特邀調解員,參與一起離婚案件的調解工作。 在調解工作室里,傅麗云圍繞家庭經濟來源、工作情況、子女成長等因素進行全方位分析,循循善誘勸解。溝通中,傅麗云與承辦法官發現夫妻二人矛盾分歧較大,已無和好可能。為了避免雙方矛盾激化,傅麗云轉變調解思路,從情理角度出發,引導雙方理性看待問題。承辦法官則從法律規定的角度釋明法理,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終,經過“代表說理+法官釋法”,該起離婚糾紛案件的兩位當事人達成調解合意,自愿解除婚姻關系。 “這次的調解經歷,讓我體會到人大代表既是法院的監督員,更是法院與群眾的‘聯絡員’。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訴前,極大方便了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人民法官就在身邊。”案件調解成功后,傅麗云感慨道。 為了更好發揮“法官+人大代表”調解機制優勢,各縣區法院相繼設立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仙游法院設立“仙游縣各級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邀請來自省、市、縣、鄉鎮的54名人大代表擔任特邀調解員,通過輪流值班和個案邀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人大代表參與案件調解工作。荔城法院建立“荔城區各級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為代表延伸履職觸角、參加多元解紛工作搭建平臺。城廂法院設立“城廂區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聘請8名省、市、區人大代表作為特邀調解員,并開展調解技能專項培訓會,提升解紛效能。涵江法院建立人大代表履職解紛室,出臺了《關于加強立法聯系與人大代表意見辦理的工作方案》,從硬件及機制上更好地助推代表參與調解工作。 以為民情懷,搭建“溝通橋梁”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邀請人大代表參與法院調解工作,既架起了法院與群眾之間的“溝通之橋”,又搭建起矛盾雙方之間的“連心之橋”。 在每一次調解中,代表們總會耐心傾聽當事人的傾訴,細心為雙方疏導情緒,幫助他們打開心結,用實際行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莆田荔城法院在審理一起申請變更監護關系糾紛中,承辦法官經征詢當事人同意后啟動了“法官+人大代表”調解機制,邀請區人大代表葉國鋒和劉國松參與調解工作。 調解過程中,2名人大代表利用自己長期從事基層工作積累的豐富經驗,與承辦法官通過“背對背”調解的方式,從父女親情角度切入,以孩子自身意愿為立足點,與雙方當事人充分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悉心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雙方當事人同意簽訂委托監護協議,由父親徐某乙將女兒徐某甲的監護權委托由外祖父母翁某甲與翁某乙行使,對孩子的人身安全、生活保障、義務教育等約定了保障性條款,同時保障徐某乙探望孩子的權利。 至此,該起申請變更監護關系糾紛得到順利解決。 “參與法院的調解工作不僅增進了我們與群眾之間的溝通聯系,有助于更好地發揮出代表作用,也幫助法院化解了一些矛盾糾紛,助力基層社會治理。”葉國鋒表示。 2024年以來,莆田法院深化運用“法官+人大代表”調解工作機制,推動人大代表履職與法院審判職能深度融合,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調解案件311件次,化解成功率達63.99%。 以實干擔當,解決“急難愁盼” 在推進基層矛盾化解的過程中,莆田法院充分借助人大代表熟悉鄉土人情、社情民意、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等多重優勢,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解紛工作,將代表履職與高效解紛有機融合,優化多元解紛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 近日,莆田涵江法院受理了一起涉企合同糾紛。案件中原告某服務公司向涵江法院江口法庭起訴,主張其向被告某制造企業銷售零部件,雙方于今年年中對貨款進行結算。但結算后,某制造企業遲遲不予以支付欠款,影響了某服務公司的正常經營和工人工資的發放。 臨近年關,涵江法院陸續受理了幾起與上述案情類似的涉企業欠款案件。為妥善快速化解這批涉企糾紛,江口法庭邀請熱心調解工作的區人大代表蔡金水、陳明金共同參與案件調解工作。 在人大代表履職解紛室中,2名人大代表與案件承辦法官充分聽取原被告企業的意見,面對企業提出的上游回款慢、工資無法及時發放等難題,從情理、事理、法理等方面逐一分析解答,并為企業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積極促成雙方企業達成共識。 在代表與法官的多番努力下,8家企業之間的矛盾一朝解決,一批案涉標的達160余萬元的涉企案件得以有效化解。 莆田法院還積極探索拓寬“法官+人大代表”解紛渠道,將“六朵云”工作法融入解紛工作中,采取“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解紛方式,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多元解紛服務。 以專業優勢,化身“調解能手” 在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莆田法院依托“法官+人大代表”調解機制,借助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響力和人民法院的專業性、權威性,通過人大代表說理、法官釋法,建立起矛盾糾紛化解“快車道”,推動更多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高效、快速化解矛盾糾紛,達到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莆田秀嶼法院在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中,邀請區人大代表施梅棋參與糾紛化解工作。 該案中當事人雙方系供需業務關系,雙方于2022年簽訂采購合同,被告向原告采購幼兒教玩具及幼兒辦公設備,驗收合格后支付貨款。但受經濟環境影響,被告無法及時還款。 調解過程中,區人大代表施梅棋利用自己長期處理采購合同糾紛積累的豐富調解經驗,與承辦法官為當事人詳細分析利弊,共同做好釋法說理工作,并提出了解決方案供當事人參考。 最終,在施梅棋和承辦法官的多番勸解之下,雙方達成共識。在調解協議上簽字后,雙方當事人向法官和人大代表握手連聲感謝。 一個個生動的案例,一次次用心的調解,都是莆田法院深化運用“法官+人大代表”多元解紛機制,高效解決基層矛盾糾紛的生動縮影。 (鄭家悅 陳琦 林晶鴻)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