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滿目瘡痍 今朝綻放新綠 ————寧化縣人民檢察院多措并舉守護礦產資源安全 隆冬已至,萬物蟄伏。但在寧化縣安樂鎮的某采石場,昔日被破壞得滿目瘡痍的礦區中,嫩綠的幼苗迎寒而立,給大地添上不一樣的色彩。近日,寧化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與寧化縣人民法院法官對安樂鎮某采石場的礦山修復情況進行回頭看時,看到眼前喜人的變化,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事情還得從三年前說起。2021年6月起,寧化縣安樂鎮某采石場的總負責人伍某未經批準,擅自在采石場礦區范圍南側修建了一條礦山公路,并在修路過程中超越采礦許可證規定的礦區范圍開采礦石并出售獲利。經委托鑒定,該采石場被非法越界開采礦產品為建筑用花崗巖碎石礦,開采礦體總體近五千立方米。伍某將越界開采來的一部分礦石用于建設礦山擋土墻,一部分礦石用于銷售,非法獲利8萬余元。 寧化縣人民檢察院收到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后,經初步審查,認為伍某構成刑事犯罪,既破壞了生態環境,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符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條件。對此,該院承辦檢察官多次前往伍某所在的采石場礦區進行現場查看,針對礦區受損情況與縣自然資源局相關工作人員交流意見??h自然資源局委托專業機構對環境生態恢復費用開展專項評估,最終確定了該區域23萬余元的治理費用。 2023年12月,寧化縣人民法院作出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對被告人伍某非法采礦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因被告人伍某的犯罪行為造成國家礦產資源損失,破壞了生態環境,還應承擔民事侵權賠償責任,如期按照《采石場閉坑生態修復方案》對越界采伐區域的礦山完成生態環境修復,若未按期完成驗收,則應承擔該區域治理費用23萬余元。 判決生效后,伍某積極組織工人平整土地,對礦區進行復綠。 寧化縣礦產資源豐富,被譽為“有色金屬聚寶盆”,是福建省17個重點礦產縣之一。為扎實對寧化礦產資源保護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除強化檢察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審判的銜接與協同外,寧化縣人民檢察院還注重加強與行政機關的協作配合,推動形成礦產資源保護的強大合力。 綜合整治聚合力,跟蹤整治全流程。2023年3月,寧化縣人民檢察院指派干警對寧化縣某鎮的錫礦尾礦庫進行現場走訪調查時,發現該尾礦庫已經按程序進行閉庫銷號,進行生態修復的區域草籽也已發芽生長。然而,當該院檢察干警于同年8月對該尾礦庫再次回訪時,發現該尾礦庫第6級子壩外坡及坡頂所種植的草籽由于播種后未被合理管護,導致所種植的草籽未成活。 “當時原尾礦庫內黃土、巖石裸露,存在安全生產隱患和水土流失風險,可能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睂幓h人民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張曉華回憶說。 針對上述情況,寧化縣人民檢察院與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了磋商,確認了該錫礦尾礦庫外坡及坡頂所種植的草籽未成活的事實及明確了管理職責。以此促成行政主管部門與屬地鄉鎮政府按照尾礦庫閉庫要求采取恢復性保護措施,并開展了“拉網式”全覆蓋檢查。 生態修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久久為功。近年來,寧化縣人民檢察院持續加大治礦力度,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溝通協作,推進問題整治,以法律監督手段守護美好家園。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鄒艷華 張洪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