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江縣人民法院守護“兩山”顏值,讓———— 山川披了綠 林海生了“金” 連江,通江達海,綠意盎然。近年來,連江縣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隨著全縣森林覆蓋率逐年攀升,先后獲評“全國生態縣”“省級森林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等榮譽稱號,一幅美麗、綠色的生態畫卷在金鳳大地徐徐展開。 為遏制破壞森林資源犯罪行為,近年來,連江縣人民法院堅持“嚴”字當頭,依法從嚴從重審理非法盜采礦石、失火等嚴重損害森林資源的犯罪行為,同時對非法狩獵、非法買賣瀕危野生動物等危害生物多樣的行為予以重拳打擊,保持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高壓態勢。 針對非法采礦及非法狩獵等行為給森林環境造成損失、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連江法院積極深化公益訴訟,除讓被告人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外,還讓被告人通過賠償生態損失、繳納修復保證金等方式承擔破壞森林資源的民事侵權責任。近日,連江法院審理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判決6名被告人共同賠償生態服務功能損失及修復費用等共計5.37萬余元。 森林環境已遭破壞,能否進行修復?是就地修復還是補償修復?這是連江法院一直在探索的課題。2024年,該院在原有“補植復綠”“海洋碳匯”“增殖放流”“紅樹林種植”等修復方式的基礎上,探索“勞務代償”“林業碳匯”以及“補植復綠+碳匯認購”復合模式等,讓生態修復方式更加多元、可選、適配。該院還積極適用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調查官制度,在審理一起違規開采致生態林地大面積受損的案件中,聘請兩名林業科學領域專家擔任生態環境審判技術調查官,對生態修復方案予以審查并出具審查意見建議。該案成功入選福建省適用生態技術調查官十大典型案例。 為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合力,連江法院積極會同林業局、生態環境局等舉行部門協調會,就行政處罰、植被恢復、林業資源保護等相關問題進行磋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優勢互補,為生態環境保護注入蓬勃力量。 案件辦結并不意味著工作的結束。為讓森林資源保護實現長效常治,連江法院在案件辦結后,向林業資源豐富且案件高發的鄉鎮黨委、政府發放司法建議書,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執法力度,織密監管網絡,遏制非法采礦、破壞生態等違法犯罪行為,形成生態環境保護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此外,連江法院結合“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重要節點,組織干警深入鄉鎮、村居開展法治宣傳,積極運用巡回審判、聯動調解、板凳調解等方式,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調解、旁聽庭審,實現“化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效果。 涓涓細流匯聚江河湖海,點點滴滴守護綠水青山。連江法院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用有力的司法實踐守護“兩山”顏值,為繪就美麗連江新畫卷貢獻法治力量。 (本報記者 林珊 通訊員 朱翠霞)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