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響山城和諧曲 ————南靖縣山城司法所深挖職能潛力化解矛盾糾紛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11日訊 近年來,南靖縣山城司法所致力于深入挖掘并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的潛力,為山城鎮的持久安寧與社會和諧穩定筑起了堅實的防線。山城司法所也憑借其卓越表現,榮獲“全省人民調解先進集體”“十佳基層政法單位”等一系列殊榮。 織密網格,化解矛盾于萌芽 山城鎮下轄區域眾多,為實現精細化治理,精準洞察村民需求,山城司法所積極探索人民調解工作的創新路徑,精心構建起“村居——小組——小網格”的精細管理體系。 目前,山城鎮內已設立35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各調解委員會始終秉持“預防為主、早期介入、即時化解”的工作理念,主動深入基層一線,將各類矛盾糾紛精準鎖定并及時化解,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每一片網格都成為和諧穩定的堅固防線。 2024年2月21日,山城鎮象溪村的沈某突遭野豬襲擊,身心受損,醫療費用高達萬余元。山城司法所聞訊立即行動,調解員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幫助整理材料,并為其申請法律援助。司法行政部門迅速響應,當天即受理申請,并指派專業律師為沈某提供一審民事訴訟代理服務。 面對這起意外事件,責任歸屬成為焦點。調解員與律師經過深入調查與分析,將目標鎖定為山路所在區域的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庭審中,律師通過深入的法律闡述與責任界定,為沈某爭取因野豬襲擊導致的經濟損失賠償。 為了最大化發揮“人民調解”作為矛盾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作用,減少群眾在冗長司法過程中的困擾,山城司法所調解員在開庭后主動作為,與主審法官多次組織雙方調解。最終,原告同意撤訴,被告于2024年11月24日向原告支付了20000元的補償款。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沈某獲得了應有的賠償,這起可能激化的糾紛得以及時、有效地解決。 2024年以來,山城司法所共調解案件924起,其中村級611起、社區170起、山城鎮調委會143起。基層調解員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有效化解群眾矛盾,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將和諧穩定深植于山城鎮的一角一落。 警調協同,凝聚解紛向心力 調解過程中,單一力量往往難以圓滿解決矛盾。山城司法所總結過往經驗,積極融入“警情+調解”聯動共治新機制,攜手山城派出所共創公調對接調解室,并配置專業調解員專職負責,發揮“警”的震懾力與快速反應優勢、“調”的柔性化解作用,實現了矛盾糾紛的聯動排查與調解,強化了派出所對矛盾糾紛及一般治安案件的調解效能,促進了民事調解與治安調解的無縫對接。 2024年10月17日,山城派出所接報一起糾紛:某小區居民戴某反映樓上業主王某用菜刀損壞其防盜門。民警迅速行動,通過物業及雙方陳述得知,糾紛源于王某裝修期間多次將廢料堆放于戴某門前,影響通行。為了報復,戴某多次故意向小區物業進行投訴,雙方矛盾升級,終致王某酒后沖動毀門。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間的小摩擦不應該傷了大家的和氣。”在民警從法律視角嚴肅指出雙方責任后,司法所調解員巧妙地借勢而上,用情感作為橋梁,促使他們進行自我反省。在民警與調解員默契的協作之下,最終,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王某愿意承擔防盜門的修復費用,并承諾未來規范處理裝修廢料;戴某則表示愿意對鄰居的行為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包容。 此次鄰里沖突的圓滿解決,正是山城司法所聯動共治新機制成效顯著的生動體現。2024年以來,該所憑借公調對接聯合調解室這一平臺,已成功調解65余起棘手糾紛。通過資源的深度整合與優勢的相互借勢,該機制實現了效能的協同躍升,以“1+1>2”的良好化學反應,為當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多維普法,法律援助暖民心 山城司法所始終致力于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全方位提升群眾法律素養。一方面,該所積極開展線下宣傳活動,自2024年以來,已成功舉辦7場形式豐富的普法活動,吸引了多達12000人次參與。另一方面,該所對矯正對象的幫扶教育工作高度重視,通過線下集中學習、組織公益勞動以及個別談話等多種方式,助力矯正對象平穩順利地回歸社會。 “多虧了司法所,不僅幫我走上正軌,還幫我解決了勞動爭議糾紛。” 近日,吳某特意來到司法所,滿含感激地訴說著司法所對自己的幫助。 吳某曾是山城司法所管理的社矯對象。2023年初解矯后,她積極融入社會,投身勞動,成為一名清潔工。然而,公司卻以吳某超過法定用工年齡為由,將她辭退。吳某不服,起訴至法院。但公司堅稱與吳某是勞務關系,并非勞動關系,不應承擔經濟賠償責任。這讓吳某陷入苦惱之中。此時,她想起矯正期間山城司法所宣傳的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便抱著一絲希望來到司法所,申請法律援助。 2024年3月6日,了解到吳某的困境后,山城司法所調解員悉心指導,幫助她向司法行政部門申請二審代理法律援助。司法行政部門迅速響應,當天受理此案,并指派專業律師為吳某提供二審民事代理法律援助。在二審過程中,調解員與律師緊密協作,細心收集證據,依據相關法律條文有力論證,最終證明吳某與該公司構成勞動關系。2024年3月24日,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吳某接受公司因解除勞動關系給予的各項經濟損失賠償10000元。 2024年以來,山城司法所的法律援助工作成績斐然,已完成法律援助初審8件,累計解答法律咨詢623人次。在山城鎮的34個村居,每一處都配備了1名專業法律顧問。他們幫助了眾多像吳某一樣遭遇法律難題、陷入苦惱的村民,讓法治的溫暖與力量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本報記者 蔡欣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