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聯四治”筑牢平安根基 ————順昌法院創新機制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12日訊 在順昌縣,一場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正蓬勃展開。近日,順昌縣打造“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案例,成功入選福建省委改革辦發布的全省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典型案例,其中,順昌法院創新建立的“智聯四治”工作機制,更是成為社會治理的一大亮點。 2024年以來,順昌法院緊緊圍繞“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積極投身黨委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依托縣“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將自治、法治、德治、共治深度融合,構建起智慧聯動、四治一體的“智聯四治”工作機制,力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轄區平安建設和法治建設筑牢根基。 因案施策,提升解紛實效 “拿到司法確認書,我們總算能安心回家過年啦!”春節前夕,這句質樸又飽含喜悅的話語,從工人代表口中說出。順昌法院響應“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號召,成功化解一起某房地產項目群體性欠薪糾紛案,讓工人們的新年有了溫暖底色。 此次欠薪事件源于順昌縣城區某樓盤建設項目,工程承包方資金周轉出現問題,致使352名農民工薪資被長期拖欠。隨著春節臨近,農民工們多次與承包方協商無果,無奈之下,多位工人代表前往縣政府上訪尋求幫助。 隨后,預警信息通過“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迅速發送至法院等部門。在縣政府主持下,法院會同司法局等單位召開欠薪化解協調會,梳理款項撥付和各方關系。 調解室里,工人們滿是焦急與期盼:“法官,年前能把事情解決嗎?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啊…………”法官們深知年關將至,工人的訴求刻不容緩。從政策要求到企業聲譽,聯合各職能部門向業主方、總承包方釋法說理。 最終,三方達成調解意見,工人們安心踏上歸鄉路。這背后,“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的高效運作也功不可沒。 2024年1月,順昌縣委政法委牽頭,聯合法院、公安、信訪等7個單位以及12個鄉鎮(街道),打造出這個意義非凡的平臺。它通過業務、技術、數據的融合,構建起“一站式、數智化、全流程”的矛盾糾紛綜合治理體系。順昌法院副院長李斌華感慨:“基層社會治理需要多方參與,這個平臺為協同聯動創造了條件?!? 因地制宜,增強解紛合力 “賠償款已經收到了,謝謝你們!”近日,順昌法院洋口法庭聯合轄區司法所、派出所成功化解一起合伙人在執行合伙事務時意外死亡的生命權糾紛案件。當事人的這句感謝,背后是多方聯動解紛付出的不懈努力。 高某在執行合伙事務時意外死亡,其家屬與其他股東就賠償問題產生爭議,雙方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矛盾愈發激烈。 洋口法庭迅速響應“村庭所”機制,與司法所、村委會等互通案情與雙方情緒,通過派送相關裁判案例供當事人參考的方 式,多方聯合化解糾紛。 起初,股東一方雖愿意賠償,但死者家屬索賠金額過高,雙方僵持不下,眼看就要對簿公堂。面對僵局,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員沒有放棄,決定爭取二次調解,制定更精細策略。 調解現場,法官結合相關執行合伙事務傷亡的裁判案例引導死者家屬合理主張訴求,降低賠償預期。同時,積極引導股東一方適當提高補償數額。隨著溝通深入,雙方隔閡逐漸消除,達成調解意見。 洋口法庭庭長表示:“這次聯動解紛效果很好,以后要多利用地緣優勢,聯合轄區力量,讓糾紛一次性實質性化解?!表槻ㄔ阂劳小皵抵菞鳂蚪饧妳f同鏈”平臺,將大干、洋口轄區9個鄉鎮的解紛力量納入治理網格,助力基層治理升級。 將“調”往前伸,讓“解”接地氣。順昌法院依托縣“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在鞏固“一庭兩所”矛盾糾紛聯調化解機制的基礎上,先后將縣大干、洋口轄區9個鄉鎮的派出所、司法所、綜治中心以及107個村(居)委會、農林場等解紛力量納入治理網格,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由“治”到“智”再到“質”。 因勢利導,優化解紛服務 “沒想到‘順心楓橋’小程序真能解決問題,不用打官司就拿回工程款了?!苯?,順昌法院大干法庭運用“智聯四治”工作機制,在金山工業園區化解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 某建筑工程公司與某科技公司因工程欠款起糾紛,建筑公司得知可通過“順心楓橋”小程序聯系解紛單位后,便發布信息求助。平臺迅速將案件分配到大干鎮綜治中心。綜治中心發現雙方對工程量爭議大且態度強硬,隨即聯系大干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共同調解。 考慮案件涉及建筑專業領域,大干法庭承辦法官邀請專業調解員參與,并全程跟進。在金山工業園區法官工作室,法官和民警針對爭議焦點釋法說理,依據合同、圖紙確認工程量,調解員用專業知識給出工程量合理范圍意見。經過多輪協商,雙方在工程結算單簽字并達成送審意向。 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這次解紛是各單位協同的成果,我們要把矛盾化解在訴前,減少雙方訴累。”“順心楓橋”作為“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的百姓端口,2024年接收處理糾紛信息300余條,推動矛盾化解高效可視化。 過去一年,順昌法院聯動轄區力量訴前化解矛盾糾紛100余件,成功率超95%,成功化解多起有影響的欠薪糾紛案件。 順昌法院以“智聯四治”工作機制,做實“抓前端、治未病”,賦能基層社會治理。未來,順昌法院將繼續依托“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豐富“智聯四治”內涵,為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司法力量,讓司法為民的溫暖傳遞到每一位群眾心中 。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陳穎諾)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