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18日訊 近期,漳州監獄民警陳志煌兒子陳沈玨的抖音號突然躥紅,點贊量直達75.8萬,一句“我討厭你的脾氣,但我的脾氣又最像你”引發無數網友共鳴。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吐槽,更像是一個兒子長大后的恍然大悟和對父親的深情告白。如今,陳沈玨已考上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視頻里,一張照片是年輕的陳志煌背著剛出生的陳沈玨,另一張照片是父子穿著警服的合照,兩張合照是傳承更是延續。 “細節控”父親 高墻之內,陳志煌注意每名服刑人員的思想動態。他知道,只有把事情做到前頭,多把控住一絲細節,才能多增加一份安全。 服刑人員李某是個20歲的年輕人,每天寡言少語,消極改造。陳志煌并不著急與他直接溝通,而是每天關注著李某的一舉一動。他發現李某每周都有寫信的習慣,但從沒寄過信,陳志煌便以此為突破口,找到李某談心談話。 經了解,李某有一個談了多年的女友,本已打算訂婚,但服刑后,他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又害怕女友要求分手,所以一直不敢跟女友聯系。“作為男人,要勇于面對自己的人生,逃避才是最懦弱的做法。”陳志煌鼓勵他給女朋友寫信,哪怕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也要積極面對。 教育改造工作需要的就是細心,找準每名服刑人員的切入點,幫助他們走上正途,讓服刑成為改過自新的轉折點,而不是人生的終點。 然而,工作的習慣性也導致陳志煌把“細節控”帶回到生活,對兒子陳沈玨的學習,總是逐字逐句檢查作業,一篇篇課文把關背誦。陳沈玨偶爾的偷懶和撒謊在陳志煌面前也是“無所遁形”,導致陳沈玨有時挺討厭這樣一個火眼金睛的“細節控”父親。 “啰嗦”父親 “我覺得父親挺嗦的,雖然我知道他說的都對,但就是特別討厭他絮絮叨叨的樣子。”陳沈玨回憶起小時候跟爸爸的相處情景如是說。 服刑人員剛入監的時候,要讓他們認清身份、端正態度;遇到服刑人員犯錯違規,更要擺事實、講道理、斷是非,促使其認錯悔過……對工作的高度負責促使陳志煌遇到事總喜歡說教幾句,因為他知道,只有把道理說明白了,才能說到服刑人員心坎上。 而這個習慣,陳志煌也在不知不覺中帶到了生活中。“多吃點蔬菜,營養要均衡”“出門注意安全,別在路上貪玩”“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和同學好好相處”……從陳沈玨記事起,這些話就一直縈繞在耳邊,聽得不耐煩。可隨著年齡增長,陳沈玨漸漸發現,那些其實都是父親對他滿滿的愛。 “大驚小怪”父親 監獄工作極具特殊性,民警每次進監上班,總要不厭其煩地過一遍“機場式”安檢;每周定期檢查服刑人員是否私藏違禁品、違規品……陳志煌明白,必須不斷增強安全意識、強化安全責任,才能為監獄安全管理保駕護航。為做好安全監督工作,他自學考取了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證書。這些嚴于律己的高要求,同樣被陳志煌用在了教育兒子身上,讓兒子壓力倍增。 如今,陳沈玨已長大成人,并考上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他更加理解父親那些令他“討厭”的性格特點,其實都是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必不可少的特質:“細節控”,是十幾年如一日在基層管理服刑人員煉出的火眼金睛;“嗦”,是對服刑人員苦口婆心的教導;“大驚小怪”,是對監獄安全工作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而陳沈玨,也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了父親的這些特質,成為和他一樣對工作充滿熱情與擔當的人。 (朱志陽 饒可偉 蔡小穎 )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