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之下 “義”心為民 ————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織密織牢群防群治防控網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0日訊 2022年1月,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將桃源社區劃分8個網格,成立由社區工作人員、小區物業、保安員等組成的全市首支平安義警隊伍————“桃源義警”,助推社區治理提質增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白沙派出所秉持“親民、愛民、為民”白沙精神,延伸“桃源義警”原有職能,聯動多方,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寫下新注腳。 鋪鋪聯防,走出警民聯動新路子 作為轄域內的最大商圈,紅星美凱龍商城現有161家商鋪,134名商戶。因處于交通樞紐和大型企業交界處,外來人口眾多,治安環境較為復雜。如何最大限度地預防、控制、減少或消除各類危及安全的風險隱患和現實危害,成為白沙派出所的“心頭大事”。 在“桃源義警”基礎上,白沙派出所結合“135”快速反應機制,整合商鋪業主、專業保安員等力量,按照“聯鋪相鄰、人員相熟”的原則,以8至12家商鋪為一個單元,建立起“鋪鋪聯防”應急隊伍,切實提升轄區群眾“1分鐘”自救和“3分鐘”互救能力,共筑轄區治安防線。 1月15日,巡邏至海鮮批發市場附近的義警陳文添撞上兩方人員在爭吵,第一時間平息雙方的怒氣后,陳文添仔細詢問起爭吵緣由。原來,多年免費停放的停車場因運營公司生存和規范化需要,不僅被劃為收費停車場,還安裝上了道閘。居住在附近有停車需求的居民產生了不滿情緒,找到公司負責人理論,雙方由此引發激烈爭吵。 了解情況后,陳文添立刻聯系社區民警,并邀請雙方當事人前往白沙派出所老黨員調解室進行調解。調解中,社區民警和義警耐心傾聽各方意見需求,從情、理、法三個方面進行調解。最終,居民和公司各退一步,達成一致意見,表示不再為停車收費問題發生矛盾。 從探索到落地,從建立到實施,增強隊伍能力是關鍵。白沙派出所不定期開展裝備使用、人員集結、緊急疏散等方面的專業培訓,讓商戶身臨其境感受實戰情景,積累實戰經驗,確保實現“一戶吹哨、全員到位、秒級響應、警力快處”的聯防聯治新格局。 林維榜是紅星美凱龍商城安防經理,本就是義警一員的他在“鋪鋪聯防”勤務新模式推行后,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巡邏中。“‘鋪鋪聯防’隊伍成立后,派出所指導我們各個單元都配備了防暴裝備,讓我在崗位之外學到許多知識。”林維榜告訴記者。 面對新的一年,白沙派出所已經和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巡特反恐大隊約定好了培訓時間,反恐大隊教導員謝雁平心中也有了規劃,“在春濃天暖的三月,我們將召開一次面向桃源社區商戶的大型培訓,讓‘時間有限’的訓練激發‘民力無窮’的優勢,增強商鋪的防控防范能力。” 用心用情,澆灌警民魚水“團結花” 印章一蓋,社區民警的聯系方式在戶口簿“備注”頁留了底,附有名字和聯系方式的左側,還有白沙派出所“一站式”綜合服務線上窗口的二維碼。在外地工作的王先生松了口氣,拉著桃源社區民警蔣昌源的手感激地說:“謝謝民警,這下我爸媽也不愁出了什么急事就找不到人了,我也能放心在外工作了。” “將警民聯系章印在戶口簿最后一面,既改善了警民聯系卡易丟失、老人易遺忘的弊端,也是我所開展便民幫扶的特色舉措之一,切實貫徹了‘親民、愛民、為民’的白沙精神。”白沙派出所所長黃飛介紹說。 不僅如此,白沙派出所還將“桃源義警”隊伍細化分為“上門服務隊”,變“被動解決”為“主動出擊”,既幫助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上門服務,也及時排查隱患糾紛,將矛盾化解在早、解決在小。 在采訪中,蔣昌源向記者說起了一件事。 一個月前,蔣昌源和桃源義警隊員在對社區內的流動人口做上門信息采集時,了解到外來人員柏姐和其男友產生矛盾后,因身在外地,無親人在身邊,遂覺無依無靠,產生抑郁情緒。蔣昌源和義警隊員一邊疏導柏姐情緒,讓柏姐放下心中郁結,一邊積極與其男友溝通。 對蔣昌源來說,心理疏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此后,他多次聯系柏姐,密切關注其心理狀態,甘當情緒“垃圾桶”,最終幫助柏姐驅散心理陰霾。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從成立至今,“桃源義警”共開展排查社會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386余起,調處化解成功率達99.5%,老百姓滿意率達到100%。 精益求精,筑起警民聯系“平安橋” “派出所處在公安工作的最前沿、最基層、最末端,與群眾接觸最為緊密。但怎樣將當下的最新宣傳知識送到群眾身邊,達成‘一傳十,十傳百’的聯動效應,這還需要激發群眾的自治力量,形成最大優勢。”白沙派出所教導員王強告訴記者。 為有效增強轄區安全防范水平和宣防力量,白沙派出所靠前一步謀劃,于2024年4月在桃源社區成立全市首家社區警校。通過聘請專家授課、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對社區協管員、警務助理、網格員、保安員、“九小場所”業主以及熱心公共事務的居民群眾代表分批次開展消防安全、反詐防騙、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未成年人保護、社區治安防范等一系列專題培訓,切實將“社區警校”打造成警社共治的新平臺、平安宣防的主陣地、警民溝通的連心橋,筑牢基層為民服務、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前沿陣地。 自社區警校成立以來,共開展宣傳活動28場、培訓教育12次、雙向談心9場,指導解決問題隱患75個,服務群眾超700人次。 從“警察賣瓜”到“警察賣牛”,從“庫區聯防隊”到“桃源義警”,從警民聯調中心到上門服務隊…………白沙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始終把“愛民、親民、為民”白沙派出所精神實質和光榮傳統牢記在心,不斷為這一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下一步,白沙派出所將以“桃源義警”為基點,讓新時代社區治理新模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強大的“白沙精神”合力,共譜平安樂章。 (本報記者 彭冬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