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1日訊 近年來,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一城一法官”機制,積極探索“法院+綜治中心”基層治理新模式,出臺“一中心一法官”機制,建立“糾紛調處——先行調解——審判裁決”的全鏈條閉環辦理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優質司法服務的新期待、新要求。 前移陣地 融入治理“大格局” “我們在外地做了一年小吃,回來發現新房被人堆滿了雜物,心里真不是滋味,還好你們幫我們解決了問題。”綜治中心專職調解室內,沙縣法院聯合區綜治中心運用“聽、理、勸、退、和”調解工作法,妥善化解一起鄰里糾紛,既促進了鄰里和諧,也得到了雙方當事人的認可。 “沙縣區綜治中心于2024年4月揭牌成立并投入使用,設置了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接訪登記臺、部門常駐窗口和輪駐窗口、專職調解室、智慧治理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有力推動矛盾糾紛‘一攬子’調處、群眾訴求‘一站式’解決。”沙縣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戴泉強向記者介紹道。 為實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沙縣法院選派優秀審執人員入駐中心,并在綜治中心設置審判法庭、調解室、接待窗口,提供一站式的法律咨詢、調解指導、訴調對接、司法確認、小額速裁審判等訴訟服務,讓部分案件在綜治中心調解前置,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化解在萌芽。 隨著沙縣完成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沙縣法院也在“一城一法官”機制的基礎上推出了“一中心一法官”機制,在轄區13個綜治中心及三明法務區服務中心配備42名法官及法官助理,實現審判力量下沉,打通社會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 與此同時,沙縣法院主動融入轄區各綜治中心調解工作,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調解員法治知識,并相互交流分享調解經驗,促進調解工作質量、效率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沙縣法院依托該模式共參與調解矛盾糾紛300余件,大量糾紛在訴前得以妥善化解,有效減輕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和法院的審判壓力。通過為調解員開展法治培訓20余場次,使得基層調解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 善意執行 繪就暖民“新圖景” “差點就沒辦法回來過年了,謝謝法官,我們一定會遵照和解協議按期還款。”今年1月,順利返鄉后的被執行人王某拍著胸脯保證道。 王某是一名在外經營沙縣小吃的業主,在與曾某的民間借貸糾紛中,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還款義務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 春節前,本該高高興興回到家鄉過年的王某發現自己因被限制高消費而無法購買機票,心中著急又愧疚,于是向對應的“城市法官”尋求幫助,稱其返鄉路程遙遠,希望法院申請臨時解除限制高消費令。 為此,“城市法官”會同該案執行法官和曾某所在鄉鎮的綜治中心掛包法官,引導雙方當事人在線調解,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王某支付第一期欠款后,執行法官將王某從“限高”“失信”名單中撤銷、屏蔽。躲避近4年的被執行人王某回到家鄉,吃上團圓飯,申請執行人也如愿拿回錢款。 近年來,沙縣法院立足“沙縣小吃文化之鄉”的地域特色,持續探索深化“一城一法官”“一中心一法官”工作機制,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通過分期履行、提供擔保等方式,為小吃業主合理減負,幫助他們輕裝上陣,渡過難關。 2024年以來,沙縣法院共受理涉及小吃業主執行案件158件,其中通過分期履行、提供擔保等善意執行方式促成和解的案件達115件,執行到位金額總計230萬余元,既保障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又讓小吃業主得以緩解資金壓力,恢復正常經營。 多方聯動 架起解紛“心橋梁” “你們出去做小吃很忙我們能理解,但是小孩的身心健康你們也得關注,今天我們向你發出家庭教育督促令。” 2024年12月,沙縣法院承辦法官在審理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發現被告人小張的父母因外出經營小吃對其疏于溝通與教育,導致小張法律意識淡薄,辨別是非能力差,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如何讓司法守護的防線消弭家庭隔閡,護佑花朵成長?承辦法官想到了綜治中心。“綜治中心與群眾聯系密切,群眾基礎好,應充分發揮綜治中心善做群眾工作的作用。”于是,承辦法官聯合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對小張和父母進行回訪,并向小張父母發出《家庭教育令》和《家庭教育責任告知書》,督促監護人積極履行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關愛,及時干預、糾正其不良行為,使孩子能改過自新、重拾學業。 沙縣有6萬多人外出經營小吃。小吃讓沙縣人走上致富之路,但留守兒童和老人問題也日益凸顯。近年來,沙縣法院聯合綜治中心積極開展開學法治第一堂課、法院開放日、模擬法庭等多種活動,普及法律知識,營造良好氛圍。 同時,利用夜談會等方式,把講堂搬到群眾家門口,面對面答疑解惑,凈化鄉村風氣,進一步提升留守兒童和老人法治素養。針對因留守兒童興起的校外培訓、托管機構目前存在的問題發出司法建議書,為社會治理“把脈開方”,護航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李婷 蔡偉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