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6日訊 兩位“40后”老人因借錢問題對簿公堂,昔日同學為何成陌路人?近日,當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法院承辦法官對兩位老人進行電話回訪時,老人們對法官耐心勸導、成功化解積怨一事表達真摯感謝。 昔日同學生嫌隙 法官上門化抵觸 2017年開始,張某陸續以各種理由向老同學王某借款,且未償還。2023年10月,王某起訴至三明三元法院,請求判令張某還款。法院經審理判決張某需返還王某借款合計5.6萬元,后因張某沒有按期償還,王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4年7月,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經查詢發現張某名下有一處房產,于是對該房產依法予以查封。但考慮到張某已年近80歲,執行法官沒有像辦理尋常案件一樣直接對該房屋張貼騰房公告,而是親自帶著騰房公告上門,實地了解張某的個人及家庭情況。 因不了解張某的身體狀況,為防止上門執行給張某造成突然刺激,2024年7月4日上午,執行干警全部著便裝上門,先是輕聲敲開張某的家門,在門口與張某簡單交談后,看到張某身體與精神狀況均良好,才在張某邀請下進了門。 交談伊始,張某對法院的執行工作意見頗大,認為法院強制凍結了她名下的微信、支付寶、銀行賬戶,使她日常出行連乘坐公交車都成了困難,這讓她在朋友面前感到非常沒面子,也給她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面對張某的抵觸情緒,執行法官沒有馬上對其進行釋法明理及勸說教育,而是通過觀察老人家中的陳設,發現墻上掛有張某身著旗袍的照片,桌上還擺放著鮮花,便以此為切入點與張某展開交談:“張阿姨,咱先不談執行的事,我看您家里的布置很有氛圍感,您平時一定非常熱愛生活吧!” 張某驚訝于執行法官沒有單刀直入地開展執行工作,而是關心起自己的生活,心中漸漸放下防備,與執行法官講述自己平時的生活和愛好。執行法官也從交談中逐漸了解到張某的家庭及個人履行能力等情況。 耐心紓困解心結 歸還借款續友情 在拉近與張某的距離后,執行法官開始耐心對她釋明法律,明確告知她法官上門的目的是要張貼騰房公告。如果她還是未能履行還款義務,法院將依法啟動拍賣程序。她必須最遲在拍賣成交后一個月內將被查封的房屋騰空。 面對執行壓力,張某坦言:“法官,我和王某原來那么要好,現在她就因為借錢這點小事來起訴我,還要申請強制執行,給我的生活造成這么大影響。我就是氣不過,才遲遲沒有還錢。” 執行法官認真傾聽完,柔聲勸說張某:“張阿姨,法院的判決早已生效,如果您出于賭氣等原因故意不履行,最后您將會面臨法律的懲戒,得不償失。只有積極履行、盡早還款,才有助于恢復您的正常生活。” 經過長達3個小時的溝通疏導,張某最終打開心結,并向法官承諾其會在一個月內將錢款湊齊,希望法官能幫忙和王某商量一下,暫時不要將她的房子掛拍。 因該案申請執行人王某已年過八旬,執行法官同樣選擇上門將該案執行情況當面告知王某,并詢問她對此情況的意見。王某表示,自己也是通情達理的人,與張某既然是同學,就同意再給張某一個月時間籌款,如果一個月后其仍未償還,再由法院上門執行。 2024年8月,距離執行法官第一次上門執行不到1個月時間,張某便將該案借款5.6萬元悉數轉入法院賬戶,該案至此全部執行到位,兩位老人也重修舊好。 (本報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儲丹艷 余秋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