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京劇臉譜的“奇妙邂逅” ————閩西監獄借助非遺文化感化服刑人員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7日訊 “爺爺,你知道爸爸給我的這個黑色臉譜是誰嗎?是張飛!是個很厲害的大將軍!”“媽媽,我的齊天大圣好不好看?這是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我太喜歡了…………”近日,在閩西監獄會見大廳,孩子們把玩著精致的手繪京劇臉譜,驚喜之情溢于言表。 臉譜上,紅藍白黑,色彩斑斕,每一種顏色都訴說著古老傳說中的忠勇智信。精美的細節透露著制作者的用心,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撫摸這些禮物,他們或許還不完全理解這些禮物背后所承載的深意。 臉譜繪制中的自我發現 “在京劇中,臉譜絕非是簡單的化妝手段,它是角色的靈魂所在,是情感的外在流露。”2024年以來,閩西監獄“非遺傳承”興趣小組成立,在臉譜繪制的課堂上,非遺文化傳承老師介紹了京劇的歷史與臉譜的寓意,帶領服刑人員踏上一場傳統文化探索和自我救贖的征程。 起初,服刑人員繪畫的動作顯得笨拙而猶豫,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在色彩與線條間逐漸找到了認識和表達自我的方式。服刑人員顏某被判刑入獄后,一直認為被判罰的財產刑過重,改造上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在學習繪制關公臉譜時,從老師的介紹和關公威嚴忠勇的面部特征中,顏某領悟到“一諾千金、義薄云天、重情重義”的人物性格,漸漸認識到自己的狹隘,體會到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擔當,在改造記錄本上寫下自己對忠義的感悟。 人物故事中的心靈療愈 “三國時期東吳人周處,與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稱為‘三害’,周處殺虎斬龍后,意識到自己也被視為禍害,于是拜師學文修武,悔改成為賢臣…………”以臉譜為媒,民警通過挖掘臉譜人物背后一系列故事的精神內涵,有針對性地對服刑人員開展啟發教育,幫助他們重新找回人生的希望和方向。 2024年初,服刑人員葉某因情緒失控與同改發生激烈爭吵,進而毆打他人,被送至高危監區接受管理。 加入“非遺傳承”興趣小組后,民警發現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的臉譜故事能夠有效吸引葉某的注意力,安撫他躁動不安的情緒。于是,民警以介紹周處的臉譜形象為契機,講述周處從“三害之首”到“忠臣孝子”的轉變過程。故事中,周處的轉變也讓具有武俠情結、帶有江湖氣息的葉某,理解了對與錯、善與惡,能夠正視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他開始思考如何像周處一樣勇于正視和改正錯誤,并努力追求個人的成長和進步,逐漸沉醉于臉譜創作。休息時間,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多動煩躁,和同改的關系也在討論和制作臉譜中得到緩和。 角色形象中的親情寄托 閩西監獄開展非遺文化傳承活動,不僅為服刑人員提供了一個學習傳統文化、展現自我價值的平臺,更是架起了親情溝通的橋梁。 “寶貝,這是爸爸親手畫的超級英雄,爸爸不在你身邊的時候,就讓他保護你!”服刑人員張某依托非遺文化課程活動,將親手制作的代表著忠肝義膽、公正無私形象的包公臉譜送給即將過5歲生日的兒子,希望兒子日后養成忠誠正義的美好品質。 為了讓服刑人員家屬感受到親人的進步與轉變,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期待和關懷,彰顯監獄“懲罰與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工作方針,民警組織服刑人員在撥打親情電話時與家人分享不同臉譜角色的性格特質,并鼓勵他們用繪制的作品展現個人內心世界、表達對孩子的美好期許。 (楊智文 蔣澤鑫)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