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7日訊 在閩西的青山綠水間,有一片郁郁蔥蔥的果園。看著兒子小楊在林間忙碌的身影,果園主人老楊的眼中滿是欣慰與感慨。這里不僅承載著豐收的希望,更講述著一個關于救贖與重生的故事。 荊棘中,開辟新生路 小楊出生在一個普通鄉村,父母每日面朝黃土背朝天,守著一塊田地勞作,豐收時便去市場擺攤賣菜。生活雖不富裕,但也過得踏實。小楊卻嫌棄這樣平凡的家庭環境,整日和社會上的青年四處游蕩,幻想著過上“公子哥”的瀟灑生活。 2015年,因犯搶劫罪,小楊在洛江監獄服刑。一開始,他深陷悔恨與自責,對監獄改造生活充滿抵觸。針對小楊的情況,監獄民警與他談心,用溫暖和關懷紓解他的心結:“只要真心悔過、努力改造,依然能夠重新擁抱生活。”心理咨詢師通過定期輔導,運用專業的心理疏導技巧,緩解小楊失眠和焦慮的情況。 在一次次深入心靈的對話中,小楊逐漸擁有正視自己錯誤的勇氣,理解了犯罪行為背后存在的內心缺失和扭曲。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努力開辟一條自我救贖的新生之路。 學海中,認識新世界 在監獄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中,小楊第一次接觸到果樹種植。土壤肥力、灌溉技巧、果樹修剪、病蟲害防治…………這些以前厭煩的知識,此刻卻仿佛有著魔力,吸引著小楊的注意力,“從前我覺得種地是很土氣的事情,總想著擺脫他們,才會被大城市的燈紅酒綠所迷惑”。 農業知識的學習成為小楊人生轉變的關鍵契機。課堂上,他專注聆聽老師講解,認真記錄每一個知識點,遇到不懂的問題便積極請教。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新生的期待,讓他的內心日漸溫暖。 此后,小楊積極參加各種文化教育課程,閱讀關于人生哲理、勵志故事以及農業技術的書籍,努力提升文化素養,豐富內心世界。他的思想逐漸從狹隘和偏執走向開闊與包容,對人生和社會有了全新的認識與理解。 果園中,找到新希望 2023年8月刑滿釋放后,小楊懷著忐忑的心情回到家鄉。面對闊別已久的土地,他深知這是自己重新開始的起點,也是彌補家庭的機會。在小楊離家的這些年里,父母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學習了一些農業技能知識,還承包了一片果園。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果園,小楊便已在果樹間忙碌起來。從修剪果樹枝條到施肥除蟲,他虛心向父親學習果園管理的經驗,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個環節。 果園里,小楊感受著土地的溫度,體會著生命的奇跡與堅韌。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果園的產量和品質逐年提升。小楊不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父母改善了家庭經濟狀況,還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果園管理能手,時常向周邊果農傳授種植經驗和技術心得。 即使曾經誤入歧途,只要心懷希望與勇氣,也能在人生的土地上重新綻放出絢爛的花朵,結出甜美的果實。“我曾經犯過錯,但社會和家人給了我重新做人的機會。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回報他們的信任與寬容。”小楊堅定地表示。 (陳曉蓉 黃海濱)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