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7日訊 化解矛盾糾紛,講究以真心換真心,他作為“和事佬”,總是站在群眾利益面前看待問題;創新監管矯正模式,講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他讓迷途少年及家屬記住了自己這位“引路人”;提升群眾法律素質,講究潤物無聲、久久為功,這位“普法員”將“教學相長”銘記在心,既與時俱進自學,也聯動多方共學………… 從福建司法學校畢業至今,這位在基層司法所扎根,已經26年“不挪窩”的永安市司法局燕東司法所所長吳先進始終把公平正義融進為民服務中,用積攢多年的“金點子”化解矛盾糾紛、感化社矯對象、增強群眾意識,逐漸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上級的肯定,先后獲評“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全省人民調解先進個人”、第五屆福建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榮譽稱號。 定分止爭 “和事佬”解民憂 “底色”足、“成色”好的營商環境沃土,離不開法律服務的深耕。如何積極調解轄區內涉商涉企的矛盾糾紛,為轄區內企業的穩定快速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營商環境?吳先進沖在直面復雜矛盾問題的“第一梯隊”,啃下橫跨多年的欠薪糾紛“硬骨頭”。 2016年,鄧某等60多名工人受雇于被執行人,在某化肥廠從事工作。因企業經營不善、資不抵債、即將破產,高達160萬元的被拖欠工資成為壓在工人心頭的巨石。多次討薪無果后,求助無門的工人遂前往曹遠司法所尋求幫助。 由于該案件涉及金額較大、人員較多,討薪難度極大,作為曹遠司法所所長的吳先進獲悉此事后,第一時間安撫工人情緒,在引導他們依法維權辦事的同時,聯系企業負責人和勞動保障部門,通過轉讓化肥廠機器的方式討回一半工資。 然而,在追回第一批工資后,企業申請了破產。吳先進沒有放棄,繼續加班加點幫助被欠薪工人草擬申報文書,引導他們使用仲裁、訴訟、申請強制執行參與破產分配等法律手段維權。2021年1月,隨著最后一筆被拖欠工資轉入工人賬戶,這起跨越4年的欠薪糾紛終于落下帷幕。 曹遠鎮是永安市經濟大鎮,礦產資源豐富,不僅吸引了省地屬企業相繼落地,還帶動了鄉鎮企業不斷發展,涉商涉企的矛盾糾紛較為突出。2022年,吳先進被調至燕東司法所擔任所長,地處城區,物業糾紛成為這位“和事佬”的“心頭大事”。 2024年7月,在燕東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某小區的12戶住戶因和一樓商戶間就電梯加裝問題產生不同意見,進而引發糾紛。經過吳先進和法官等人的多次調處,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順利完成了電梯安裝。 “緊貼群眾,以誠相待,群眾才會信賴。”這是常掛在吳先進嘴邊的一句話。26年來,他用真心和具體行動參與化解了近2000件糾紛。 真情感化 “引路人”助新生 2月14日14時許,吳先進提前半小時來到司法所,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等法律法規分門別類整理好,等待社區矯正對象的到來。 15時,節后“收心”集中警示教育活動準時召開,吳先進以《社區矯正法》為活動開端,重申社區矯正管理規定,要求他們嚴格遵守信息化核查、教育學習、請銷假等監督管理規定,進一步端正矯正態度,自覺接受矯正。 活動后,吳先進對幾個社矯對象開展個別談話,詳細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活動軌跡和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當下的煩惱和困難,就改正不良習慣、增強遵紀守法意識等方面給予特殊關愛和耐心教育。針對非本地人李某提出的難以就業的問題,吳先進牢記在心,在日常工作中時時留心,成功將其介紹給當地的一家竹木加工廠,李某也不負所望,成功通過面試并取得了一份每月6000元的工作。 提起吳先進,李某感激不已:“是吳所長的誠心幫教,讓我重獲新生,如今有了工作,生活已經走上正軌!” 像這樣的真摯話語,不僅在社矯對象之間傳遞,更在社矯對象家屬中流傳。二十出頭的社矯對象李某曾被判緩刑1年,入矯后整天無所事事,心情十分低落。吳先進細心察覺到他的情緒,不僅為其介紹工作,還經常帶他參加公益服務活動。經過一年的矯正,解矯再工作的李某變得積極上進,待人也謙遜有禮。把這些變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的李某父親頗為感慨,經常在親朋好友面前提起吳先進,“真的非常感謝吳所長,幫我把兒子教育好,讓他走上了正道。” “只要用心用情,哪怕是塊鐵,也會被融化”是吳先進抓好社區矯正對象、刑釋人員幫教工作的信條。多年來,吳先進創新監管矯正模式,采取“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的方式,做到“一人一策、一人一檔”,通過熱心幫教、真情感化,幫助他們順利融入社會。截至目前,吳先進共經手接管矯正對象600余人,從未出現脫管漏管現象。 春風化雨 “普法員”潤人心 “吳所長講法十分通俗易懂,就像是剝花生,都是掰開揉碎式的講解。”燕東街道仙泉社區居民林某這樣評價。 2023年12月,轄區某物業公司負責人憂心忡忡地來到司法所,咨詢道:“吳所長,我們小區內一輛電動車的電瓶被盜走,因為沒安裝監控,無法鎖定偷盜者是誰,現在電動車的業主找到了我們,要求我們賠償,該如何保障我們公司的最大利益呢?” 吳先進一針見血地指出物業的疏漏之處,耐心勸說:“沒保護好業主的財產是我們的疏漏,我們應該負責,但從長遠來看,如果這次丟失的不是價值一兩百的電瓶,而是需要上萬元的修車費呢?”經過吳先進的“點撥”,物業負責人恍然大悟,聲稱今后會完善小區基礎設施,讓偷盜者“無縫可鉆”。 “普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僅要方式出新,更要入腦入心,進而久久為功、常抓不懈。”吳先進告訴記者。 為形成轄域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新局面,2024年4月,吳先進為全街道80多名法律明白人開展普法培訓,旨在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質,并通過“法律明白人”帶動身邊的親朋好友依法辦事、遇事找法。同時,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針對不同群體采用不同的普法方式,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讓法治精神無聲地“浸潤”居民們的心田。 教學相長也。吳先進深知全面推動司法所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性,堅持以身作則、與時俱進,制定詳細的學法用法方案,定期組織全體司法所工作人員集體學習《憲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社區矯正法》等常用法律法規,夯實法律知識理論基礎,不斷提升法治素養和履職能力。近年來,吳先進開展相關培訓10余次,到村居、企業、校園開展相關普法宣傳30余次,切實提升轄區群眾防毒、防騙、知法、用法的能力。 (本報記者 彭冬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