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賦能警務 智治守護安寧 ————建甌市公安局“數智引擎”驅動警務現代化變革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3日訊 當暮色籠罩著千年建州,114個智能安防小區的燈光次第亮起,指揮中心躍動的數據流與市井街巷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編織出數字時代的平安紐帶。 在數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科技變革也同步在建甌市上演。近年來,建甌市公安局?積極探索“專業+機制+大數據”警務運作模式?,以“數智引擎”為支點,撬動警務模式的全方位變革————從精準打擊犯罪的預警模型,到服務民生的“數據管家”,再到鍛造數字鐵軍的全警大數據實戰大練兵,走出了一條“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的層級化警務改革路徑,全面提升數據賦能實戰化水平。 數智賦能 織就平安經緯 凌晨2點的指揮大廳里,藍色數據流在屏幕上無聲涌動。當數據模型突然彈出一條涉賭線索的預警指令,一場靜默的科技圍獵就此展開。 指揮中心迅速鎖定目標軌跡,依托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通過“警力熱力分布圖”指令專業偵查警種同步聯動周邊警力精準合圍?,最終成功實施抓捕,將一眾人員一網打盡。 這場教科書式的抓捕背后,是建甌市公安局以“大數據實戰應用”APP為中樞神經構建的智慧警務體系在持續發力,通過整合12類動態數據源,形成實時更新的綜合情報信息池,使處警現場情報同步率始終保持100%的作戰效能。 在實戰需求的驅動下,傳統“人海戰術”正被精準的“數據靶向”所革新。曾經困擾基層的預警滯后、快速響應的難題,如今被多維數據分析+秒級警力感知的綜合運用逐步破解,實現了警力資源的精確配置和高效利用。 通過科技創新的反哺,建甌市公安局已累計精準推送預警指令10000余條,超前處置化解矛盾糾紛300余起,核處轄區實有人口漏登1700余人,抓獲在逃人員40余人,深挖犯罪窩點10余處。 正如基層民警所言:“過去靠腿跑,現在靠數算;模型一預警,戰機不延誤。” 建甌市公安局自主研發的系列模型上線以來,轄區案件總體發案率下降了37%,警力出動效率提高3倍,真正實現了“讓數據跑在犯罪前面”。2024年11月26日,《“建安寧”智能安防小區預警模型》在全省比武中摘得二等獎,這份榮譽背后,是基層警務從“汗水警務”向“智慧警務”蛻變的時代縮影,更是科技理性與城市煙火交織的治理新篇。 云端警務 打通服務脈絡 “過去辦居住證要現場排隊辦理,現在手機上傳材料,隨后就收到快遞。”外來務工者王大姐的體驗,折射出建甌公安的另一場“技術革新”。 通過“數據場景化模型”構建“政務數據融合中樞”,民警輕點鼠標,自動關聯民政、社保等12個部門241類政務數據接口,將“主戰主防”的專業化數據治理能力轉化為公安窗口便民服務效能?,實現12類高頻事項的智能聯審,將以往傳統業務流程核查時間壓縮60%。 當數據賦能的漣漪從日常服務延伸至搶險救災,這場技術革新展現出更具溫度的生命守護力量。在2024年汛期強降雨引發的洪峰過境緊急關頭,建甌公安通過整合地理信息數據、人口檔案及實時水文監測信息,運用數據模型精準研判低洼區域內的127名獨居老人,聯合社區網格員開展“一對一”動態巡查。 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警民聯動小組采取無人機喊話、警車轉移等接力救援方式,成功在洪峰到達前將所有受困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 群眾的聲聲感謝,就是對建甌市公安局工作的最高褒獎。據統計,“一次性辦結”服務已惠及2.3萬名群眾,辦事滿意度達98.7%。 全警淬煉 鍛造數字鐵軍 建甌市公安局基層基礎管控中心老民警黃建福正在查閱數據模型。“誰能想到,我這個59歲的老民警,現在也能使用數據模型?”他熟練地調出“重復警情篩查模型”,系統立即標出3年內183起重復報警的信息。這場始于2024年的全警大數據應用大練兵,正讓每個民警經歷“脫胎換骨”的蛻變。 “以前總覺得大數據是科信部門的事,現在每個民警都是數據生態的參與者。”這場能力革命帶來的改變,在“00后”新警王凌智身上尤為顯著。 三個月前還對數據建模一頭霧水的他,如今已能熟練運用數據模型分析轄區內的治安風險態勢。面對基層民警“想用不會用”的難題,建甌公安推出“基礎理論+系統實操+數據分析+初級建模”四維課程,組建“小教官團隊”送教上門,全市300余名民警在16場送教培訓中進一步掌握數據研判技能,推動大數據應用大練兵培訓落實落細。 通過系統性實戰化培訓,基層民警不僅深刻體會到大數據運用為警務工作注入的澎湃動能,更在一線接處警、案件偵辦、治安防控等具體實踐中切身感受到數據建模技術帶來的精準高效。 如今,在建甌市公安局,這種“用數據說話、靠模型破題”的實戰成效,讓越來越多民警主動鉆研起數據建模。他們運用大數據思維和技能,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維護社會治安、保障人民安全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湯仙念)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