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6日訊 執行工作,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一端系著法律威嚴,一端牽著人間冷暖。近日,松溪法院的一起執行案件中,執行法官用一劑“剛柔并濟”的藥方,為當事人解開了死結。 2023年3月26日,在松溪縣某工地,泥瓦工吳某踩上二樓腳手架時,未固定的模板突然傾斜。一聲悶響后,他重重跌落,經鑒定為九級傷殘。雇主陳某起初承諾擔責,但面對13萬元賠償判決時,卻遲遲未履行。吳某多次上門協商無果,最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交到執行法官手中時,卷宗里是冰冷的數字,現實里卻是兩難的人生。執行法官經調查發現,陳某并非惡意賴賬————數月前,他左手因工傷癱瘓,每月需赴上海治療,家中積蓄早已耗盡。“我也想賠,但真的拿不出一分錢。”陳某撩起袖管,毫無知覺的左臂讓法官心頭一顫。 辦公室里,執行團隊徹夜討論。若凍結陳某賬戶、列入失信名單,可能斷了他的治療之路;若終結執行,吳某的傷殘賠償又將落空。“法律不能只有力度,更要有溫度。”執行局局長的話點醒了眾人————尋找“第三種解法”。 在陳某家斑駁的磚墻前,執行法官聽完了這個中年男人的故事:兒子在讀小學,妻子和他靠打零工維生。而那場意外后,他們陷入困頓————醫藥費欠下外債,妻子被迫兼職三份零工。“我們不是要逼人上絕路,是要給兩個家庭找條活路。”執行法官在筆記本上重重寫下這句話。 轉機出現在一次“拉家常”式的走訪中。執行法官注意到陳某提起“去年摔傷后報了保險”,便立即聯系保險公司,確認陳某符合5萬元理賠條件。 執行法軍情當起“中間人”,連續三周往返于兩家。吳某妻子抹著眼淚:“我們等錢做康復,但老陳也確實難。” 最終,在執行法官見證下,雙方達成協議:保險理賠金5萬元作為賠償,剩余款項吳某放棄追償。簽字時,陳某用右手緊緊握住吳某:“對不住!”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金振鋒)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