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破繭重生”到“騰飛護航” ————看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如何書寫司法助企新答卷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理念如今已深入人心。良好的法治環境不僅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穩定的保障,更能在關鍵時刻,成為企業的“救命稻草”,助力其突破困境,實現重生。 近年來,武夷山市人民法院積極踐行“行舟楫之便,造法橋通途”的服務理念,通過創新司法手段,采取債轉股、帶租拍賣、協調聯動等一系列措施,為企業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解決方案,幫助其渡過難關,恢復生機。 破局資金困境 重揚企業發展之帆 某科技公司負責人,原本懷揣著打造商業性質寒蘭種植基地的夢想,在政府的批準下積極籌備。然而,由于施工手續不全便提前動工,工程被迫叫停,資金鏈也隨之斷裂。公司從一個充滿希望的創業主體,瞬間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危機。債權人紛紛上門,要求返還投資款項,多次協商無果后,案件訴至法院。 面對這一復雜的債權債務糾紛,武夷山法院迅速行動,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深入了解情況,召集債權人、債務人以及管理人開展座談會。在座談會上,債權人情緒激動,“拿了我們這么多錢,項目卻一動不動,怎么也要給個說法吧”;債務人也滿是無奈,“我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咱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啊”。 如何破局?武夷山法院的承辦法官陷入了深思。一次偶然的啟發,讓法官提出了“債轉股”的創新思路。就如同在企業和債權人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將債權人的債權轉化為公司股份,既解決了債權人的資金需求,又為公司減輕了債務包袱,推動企業建立新的經營機制。 為了確保“債轉股”方案的順利實施,法院積極組織債權人會議,詳細介紹方案內容。干警們逐一核實合同文件和票據,哪怕是年代久遠、字跡模糊的材料,也耐心比對確認,成功幫助多名債權人申報債權。經過多輪協商,所有債權人一致同意“債轉股”方案。 這一舉措的成功實施,不僅化解了債權人與公司間的矛盾,更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武夷山法院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用靈活的法律手段,既維護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又避免了直接拍賣土地對公司發展的影響,為企業保留了持續發展的空間。 盤活低效資產 實現產業升級蝶變 “我們多次聯系企業要求償還債務,但是面對一直訴苦的負責人,我們也很無奈。”這樣的無奈在執行工作中并不少見。某公司因經營不善,對外負債累累,債權人將其告上法庭。判決生效后,公司仍無法履行還款義務,債權人申請強制執行。 然而,執行過程中卻遇到了難題。該公司園區內的房地產已出租抵償債務,面對享有合法租賃權的承租人,如何處置房產實現申請人合法權益,成為擺在執行干警面前的一道難題。承租人和競買人也各有擔憂,“聽說廠房要被賣了,可我的租期還沒到啊!”“這片房地產不是還有租戶嗎,我要是買下來,租戶不愿意清場怎么辦?” 武夷山法院引入“騰籠換鳳”帶租拍賣新理念,積極應對這一難題。執行干警迅速行動,向承租人充分解釋背景和原因,分析帶租拍賣的可行性,妥善協調處理其未到期租賃權利益問題。同時,向競買人線上線下多方立體推介園區房地產的拍賣、變賣,積極溝通協調,消除競買人的顧慮。 最終,競買人以869.33萬元的價格競得企業的5幢房產所有權及相應土地使用權。自2023年以來,武夷山法院已成功舉辦3場帶租拍賣專場活動,累計吸引超百人次潛在買家參與競拍,拍賣金額累計達3000余萬元。此外,法院引入VR全景技術,提升拍賣便利性和透明度,通過新媒體平臺宣傳196次,開展線下活動12次,發放執行宣傳材料1500余份。 這一創新舉措,有效解決了被執行人的債務問題,為競買人提供了投資機會,實現了多方共贏,助力創業園區清理低效用地企業,推動產業升級。 化解企業糾紛 優化營商法治環境 在房地產市場的寒冬中,某建設公司(A公司)作為承包單位,負責某房地產公司(B公司)一期和二期項目施工。項目竣工交付后,B公司卻遲遲未支付4900多萬元工程款。A公司無奈將B公司及其總包方上海某公司(C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判決C公司支付593萬尾款后,C公司又以二期工程量不足593萬為由,再次起訴A公司要求退還超付部分。面對這一復雜狀況,武夷山法院承辦法官迅速啟動“涉企矛盾糾紛溝通聯絡機制”,聯合工商聯、行業協會等機構共同參與調解。 調解前,法官多次與涉案各方溝通,了解需求后擬定調解方案。調解過程中,法官仔細核對工程款項,明確二期工程未結算清晰的問題。在法院與工商聯“總對總”在線訴訟框架下,協調涉案公司負責人聚焦工程賬款處理,通過“分對分”在線訴訟調解對接,安撫農民工情緒。 經過三個月的調解,C公司與A公司達成協議,先行結算農民工工資,由C公司支付B公司所欠593萬元工程款。 對于C公司與案外兩家建筑公司消防、門窗工程款糾紛,訴前引導兩家建筑公司與A、C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C公司通過以房抵債方式支付兩家建筑公司570萬元欠款,并完成了選房程序。 這一總計標的額6000多萬元的糾紛圓滿解決,節省了約110萬元工程鑒定費用和其他額外支出。 武夷山法院與工商聯合作建立“法院+工商聯”涉企矛盾糾紛溝通機制,已成功化解304件訴前涉企糾紛,高效審結12件破產清算案件,發布營商環境典型案例7件,幫助企業提高應對法律風險能力,減少涉訴糾紛發生。 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通過“債轉股”“帶租拍賣”“協調聯動”等一系列創新舉措,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為經濟穩健發展鋪設了堅實道路。未來,武夷山法院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秉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理念,不斷深化司法改革,創新司法服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為優化營商環境貢獻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讓法治與經濟共融共生,繪就更加美好的發展畫卷。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饒崇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